□ 余伟忠
乡村是我们生活的故乡。在苍茫山水之间,乡村传承着华夏文明之光,自然美景围绕着村庄,伴随人们生产和生活协调发展。藉由美育力量,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开启乡村农文旅协同发展,提升乡村民宿品味是乡村文旅的应有之义。地方创生在农耕之地萌发,富饶大地满载着情感与文化的宝藏,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在自然间诗意地栖居。
倚山傍水隐小楼,竹编藤席共疏愁;闲来入山觅古味,乡野民宿逍遥游。觅境文旅以深耕乡村振兴和发展度假旅游为主业,创造设计师民宿品牌“云端觅境”和乡村度假生态集合村。致力于在乡土营造实践中,将顶层战略谋划与规划设计建设、乡村振兴与产业资源导入、空间美学营造与品牌运营服务一体化协同发展,联合地方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全方位美学设计·可持续运营服务”。“云端觅境”民宿整体设计理念是以东方美学融合现代元素,营造优雅平衡、质朴和谐的生活氛围。
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的松阳山间,有座名为“云端觅境”的民宿,恰似心灵绿洲,隐藏在一百多个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山景与云景最为独特的一个桃园般的村落。设计师将古建筑群改造,传统夯土墙技艺创新,利用高差场地特色,创作出现代感丰厚的台院式建筑群。重台和叠屋的巧妙构思,让美景尽收眼底,每个站在窗前的客人,都会为不同房间所呈现的独特的美景发出由衷的赞叹。西坑村不大,但其迷宫般的街巷体系,每一个转角都有别样风景,让游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浅色系主基调的室内空间,传统墙壁和木梁相互辉映,既保留了在地文化特色,亦呈现现代元素的活力,让人们在云端的客房里感受到一种传统居住和当代生活的优雅平衡。“云端觅境”如一缕清流般涌入快节奏城市生活中的灵魂,为人们带来质朴从容的人生况味。
“云端觅境”民宿德清莫干山位于浙江湖州德清县莫干山镇勤劳村。该项目利用莫干山的地理特点,在黄回山北麓山脚缓坡上建造。原始建筑均为夯土墙结合穿斗式木构建筑。设计师以现代语言表达传统空间聚落的诗意,建筑以老屋改造为主,形态上沿用当地元素:传统的人字坡屋顶,保留质朴夯土墙。材料选用红色西班牙瓦、地面铺砖与白色外墙,色彩鲜明亮丽,区别于大部分莫干山民宿的同时,也呼应了莫干山度假建筑的国际化传统。将泳池、沙坑、小剧场等公共性空间嵌入传统的居住模块中,突出空间上的互动性,同时将传统园林的进入方式用于民宿聚落,体现民宿的亲民感,创造出和美、自然、诗意的微空间,通过加入当地文化元素的设计营造,在秀美的自然环境中搭建朴素的房屋,为游客提供了新鲜的住宿体验,保留并展示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溯溪而上,移步异景,莫干山“云端觅境”撬动引领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让更多人认识并爱上了中国的乡野山居。
云端觅境——致力于新中产家庭美好乡村度假生活,“秘境江郎,浪漫山居”打造浙西南目的地型休闲度假民宿的标杆;5A江郎山景区下的白金级精品度假酒店;烟雨江郎生态旅游度假区有机组成板块。面对世界级的山林湖光,远眺江郎主峰,通过内部造景,外部借景,营造生态闲适的浪漫山居。呼应江山运动休闲之城的定位,结合坡地林园布置充满山野趣味的运动场地,以丰富休闲度假的多元化需求。在核心区域,沿休闲活动草坪布置接待中心和度假客房,并布置茶园、果园、竹林,设置休闲步道穿插其中,游步道串起了茶园露天汤池、竹林剧场、趣味运动、婚礼草坪、观景茶亭等配套设施。“韵”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重要范畴,是中国美学高度浓缩的思想结晶,而“宋韵”文化之“韵”则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其既包括宋代辉煌的文学艺术之风韵,也涵盖宋代人格气象的神韵,更指向宋代时代精神的气韵。“云端觅境”是宋韵文化在山区乡村的生动流露,是传统、文化、历史的凝聚,是山水、人文、建筑的融合,是地域、环境、民情的呈现。
“云端觅境”为游客带来难忘的自然之旅的同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地方就业机会。尤其在乡村旅游日益兴起的今天,“云端觅境”实现产品升级,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地方精神形象升级。众多白领游客慕名而来,在国内引发“觅境”现象,激发当地旅游业兴起和民宿业态的崛起。
如画的风景,灵性的巧思,将当地文化融入设计,造就一个独具魅力的胜地。艺术家们以乡土为资源,掀起自然美育运动,创意设计带动当地经济兴盛,激发社会关注和参与,是文化传承和发展双赢,实现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云端觅境”在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创新和服务,给游客带来了更加全面和高品质的度假体验。
“云端觅境”关注浙江山区海岛26县产业、民生,积极主动在山区海岛营建民宿,不仅仅复兴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塑地方特产、提升地方民生、推动地方就业、拓展地方税收、创建地方品牌、传播地方形象,对地方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输入持久不息的活力和百折不挠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