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 水 侯政君
□ 本报记者 刘 念
包头,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不同族群之间商业往来频繁。20世纪初这里便发展成为中国西北部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在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当地凭借工业基础与地理格局成功包揽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项目中的内蒙古全部项目,奠定了现今的工业城市格局。近年来,包头市立足实际,加大改革力度,全力打造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一流营商环境,全市喊出“包你满意”的庄严承诺——让企业满意、让企业家满意,为企业办实事。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努力创建国资敢干、民资敢闯、外资敢投的发展高地,真正解决企业落地过程中各项制约问题,实打实将政府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红利直抵市场主体,强化企业需求导向,全力打造“包你满意”金招牌,发自内心地跟着项目跑、围着企业转,用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让全市营商环境“包你满意”金字招牌光芒四射。
2022年度内蒙古营商环境评价包头市工程项目报建审批、获得用气、获得供热、对外开放、获得用水、人力资源、市场监管7个指标均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中,包头市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政府采购指标、纳税指标、包容普惠创新指标进入全国优秀城市序列,并荣获2020年度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城市称号。
将“包你满意”金字招牌实至名归
“我的项目不到3天就办下了施工许可证,时间缩短了2个月,需要准备的材料缩减了一半,为赶工期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包头一机置业有限公司水岸御景项目的开发报建负责人尚文涛高兴地说,他深深体会到了包头市营商环境的优化便利。
这仅仅是包头进行营商环境改革的一个缩影……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市场发育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面对新形势、新发展的新要求。近年来,从2020年中共包头市委、市人民政府陆续出台《包头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到2021年包头市发布《中共包头市委员会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再到2023年1月,包头市颁发《包头市打造“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包头市委、市政府始终以“爱包头、作贡献”的实际行动,努力推动包头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中突出重围、再创辉煌。“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审批和备案不是服务,那是政府的监管工作。审批和备案之外的全流程服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这样的论述要求,在包头全市各类会议上时常能听到。在2023年1月31日在包头市十三届纪委三次全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在会上旗帜鲜明的提出:营商环境是干部作风的“试金石”,直接检验着一个地方党风政风建设的成效,谁要是向企业开“红灯”,阻碍包头发展,我们就向谁“开刀”。
包头市为了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以一流营商环境服务“城市合伙人”,他们聚焦“少好快”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精简优化,力争要素最“少”;多维整合提升,力争办事最“快”;贴近企业群众需求,力争服务更“优”。近年来,包头市致力打造“少、好、快”政务环境,取消下放行政权力1220项,审批和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89.8%、办事跑动率压减至0.07%。全市2439个事项实现“掌上办”,124个高频事项实现“一次办”,除因涉密或法律规定外,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包头不负众望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掌上办”试点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成果案例获“2021年全国数字政府建设管理创新奖”。
从过去感觉到的落差,到现在经历过的真切变化,内蒙古华源天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宏波坦言说道:“看到这里的发展,我们对包头市政府有了更足的信心,这里不仅只是政务大厅变了,而是整个城市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产业生态环境、工作生活环境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在这里放手创业让我很放心。”
“不要特别政策、不要支持资金,我们只是看中了包头的营商环境、工业基础和产业生态。”“在包头投资兴业,我们和政府部门、园区的关系,非常愉快、融洽!”这是来到包头的企业家、投资家们对包头营商环境的交口称赞。
把“包你满意”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包头市市长张锐庄严的宣告:全面擦亮“包你满意”营商环境品牌。实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日办结、分时办理”,深化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拿地即开工”和社会投资产业类项目“验登合一”、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等改革。深化“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监管、智慧监管,健全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实施涉企行政执法“免罚轻罚”清单3.0版,推进柔性执法。新增一批“免证办”“掌上办”事项,促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一网通办”零时差、“一窗受理”零否决、“咨询投诉”零障碍、“温馨服务”零距离。完善政商恳谈早餐会重点事项领办督办机制,持续开展包头市创新发展奖评选活动和涉企政策“刚性兑现”行动,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务质效,把企业和群众的“麻烦事”作为政府的“心头事”办实办好,着力构建66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市场主体既感到“包你满意”、更感到“包你放心”。
“这么短时间就拿到营业执照和公章,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包头速度’!”在包头昆区政务服务大厅民营企业服务驿站体验过一站式服务后,内蒙古蒙稀超矿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李蓉惊叹道。
“一段时期以来,找我们谈合作的城市很多,但包头市干部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状态和攻坚克难、贴心细致的服务态度让我很感动,让我很放心。”当包头市与中国最大的服装出口企业之一迪尚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了轻纺企业与重工业城市的强强“联姻”后,集团董事长朱立华谈及为何来包头投资建厂很欣慰地表示。
“通过这几年的生产经营,我们真的能切实的感觉到什么叫宾至如归,包头出台的各项营商政策和市区两级政府‘保姆式’的服务,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来此投资建厂,我们觉得非常值。”内蒙古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满意地说。
事实胜于雄辩。在包头市广大干部的持续努力下,“包你满意”优良的营商环境给包头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信心。感受到这种诚意的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楚信博说:“我是‘包你满意’品牌的见证者,也是包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体验者。我要为‘包你满意’品牌代言,热诚欢迎有识之士,来包头投资创业。”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包头市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擦亮“包你满意”“包你放心”营商环境品牌,以高水平法治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今年初包头市出台打造“包你放心”法治化营商环境20条,包头市委政法委曾多次召开企业家、各类市场主体负责人、法务人及律师代表座谈会,征求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组建硅产业链和稀土产业链两大“法务联盟”;搭建“包你放心”优商恳谈会、政法机关“开放日”和包联企业制度三个双向互动平台;建设警务服务站、法官工作站、检企联络站、公共法律服务站“四站”全覆盖;以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行动、执法问题专项整治等五大专项行动全方位保护企业创新创业;建立专项执法检查机制、案件评查机制、督办协调制度、信息沟通协调共享机制、典型引路机制、清单化管理机制、引入社会化评价机制六大保障机制,为举措落地落实保驾护航……通过提升自身吸引力,吸引更多“金凤凰”来此栖息。
“目前包头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显著成果得益于整体营商环境的根本好转!而包头擦亮‘包你满意’城市服务品牌的诀窍在于抓好机制创新,夯实全员参与基础,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包头市政府党组成员王秀莲如是说。据记者采访仅去年包头市全年招商引资累计对接企业5224家,签约1166个项目,协议总投资10024.7亿元,项目落地957个,已开工638个。
“向奋斗者致敬!为企业家喝彩!”丁绣峰在参加首届“包头创新发展奖”颁奖典礼时充满希望地说:“包头是一座备受党和国家关心关怀的光荣城市,也是一座深植创新基因、富有创新精神的工业城市。希望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心怀家国、情系包头,共同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的包头答卷。我们将始终坚持企业发展需求导向,同众多企业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全力打造‘包你满意’‘包你放心’的营商环境,努力让企业家在包头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生活舒心。”
如今,包头这边风景亮丽,全市经济社会逆势上扬、赶超跨越、高质量现代化蓬勃发展。广大干部群众正在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包你满意”金字招牌光芒四射,努力打造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西部明珠。
(本文配图均由包头市发展改革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