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聚焦

10年15亿纠纷一朝解 昆明“六快”诉调机制显成效

“按照我们以前的经验,这么大标的的案件,至少需要一年才能有结果,没想到通过诉前调解,一上午就调解成功了。”银行代理人称赞道。2023年1月,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两家银行一纸诉状将云南某公司诉至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2月14日上午,各方达成最终调解协议。

据了解,2013年6月,某银行与云南某公司签订人民币资金银团贷款合同,该银行牵头组成贷款银团,向云南某公司提供贷款,2016年,另一家银行加入该贷款银团。但由于这家公司未能及时支付尚欠的15亿元本息,两家银行遂将云南某公司告上法庭。

诉前委派调解前,两家银行对诉前调解工作仍有担心。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工作人员在充分听取各方面临的压力和诉求后,详细阐述了该院创新建立的快调、快确、快立、快执、快转、快审“六快”诉调快审工作机制,介绍了诉前调解可以快速解决纠纷、节约诉讼成本的优势,双方欣然选择通过诉前调解来化解纠纷。

为贯彻落实全国法院金融审判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形成金融纠纷“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新格局,大大减轻企业和群众解纷成本,促进优化营商环境的指示精神,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银行保险领域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通知》要求,2022年8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云南首家多元解纷诉调对接指导中心,打通网上立案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衔接壁垒,创新诉前调解“六快”工作机制,不断强化银行业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

据介绍,在此案的调解过程中,为保障银行的资金安全,防范金融风险,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快执模式,迅速完成了对被申请人的诉前保全,解决了银行进行诉前调解的后顾之忧,充分保障了调解程序的顺利进行。

因该案属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后,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与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中国银保监会云南监管局联合签订的《关于建立昆明市金融审判和银行业金融监管联系协调工作机制的意见》要求,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委派“总对总”调解组织昆明市银行保险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调解员与当事人均通过线上平台查阅案件材料,进行调解工作。调解过程中,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的专业法官,对案件进行全程指导、监督,及时提出、解决调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调解过程顺畅、调解协议合法。

因本案涉案标的大、被申请人云南省某公司经营范围涉及民生领域,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调委会对此案高度重视,随时听取前期工作进展汇报,解决调解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调解当天,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及中国银行业协会等相关领导均出席该案的最终调解。

2月14日上午,各方达成最终调解协议。因法官全程参与了该案调解,对案情已非常熟悉,法官收到各方提交的司法确认申请书后,无须再重新了解案情即可按照“快确”的要求,快速审查调解协议,无缝出具司法确认书。

云南某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出现经营困局,本次诉前调解工作,为公司省下755万余元的诉讼成本。

该案的调解成功,成为云南省开展多元解纷诉源治理工作以来诉前调解标的最大的案件,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节约了企业经营成本,为后续全省金融纠纷多元解纷工作提供了经验。同时,充分体现了“法院+银保监”“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在一站式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力推进多元解纷建设工作、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上的积极作用。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供稿)

2023-03-03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6161.htm 1 10年15亿纠纷一朝解 昆明“六快”诉调机制显成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