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远征 李华欣
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近年来,广西桂平市积极探索三个“1+1”机制,打造农光互补立体农业新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高效农业转变。
桂平市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农+工”融合,秉持“用一产接二产连三产”的思路,大力发展循环型、体验型、智慧型农业,主动对接引入社会资本,采取“光伏+农业+观光旅游”产业模式,推动三产深度融合。以“上+下”配合,促进土地集约化发展。以农光互补为着力点,采用“上可发电、下可种养殖”的土地集约化发展模式,从福建省引进“澳洲小龙虾”项目,将光伏板上层用于发电,下层用于养殖澳洲淡水龙虾,从而实现“一地两用,渔光互补”,形成生态养殖与发电并行的绿色经济模式。
此外,桂平市以“长+短”双收,优化农业生态系统。抓住国家“十四五”大力发展新能源机遇,探索“光伏+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短期经济效益与长远生态效益完美链接。桂平市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生成2.4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可直接或间接创造地区经济总量5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