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田昊 记者李建民报道 历经7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月18日上午,在引江补汉工程输水总干线出口,随着多臂凿岩台车启动钻孔施工,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主体隧洞施工阶段,将为引江补汉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引江补汉工程于2022年7月7日正式开工。工程建成后,将提高汉江流域的水资源调配能力,增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调水量和供水保证率,为汉江流域和华北地区提供更好的水源保障,实现南北两利。
引江补汉工程全长194.8公里,采用深埋、长距离、大口径隧洞输水,工程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极具挑战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湖北省政府专门成立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各厅局和地方各级政府推进工程规划设计、要件办理、选址用地、征地移民等各项工作,丹江口市成立服务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指挥部,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引江补汉输水总干线出口段工程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包括出口段5085米输水隧洞。输水总干线出口段工程概算投资(静态)约14.84亿元,施工合同总工期60个月。输水总干线出口段隧洞施工区域将穿越涌水、突泥、大断裂和软岩大变形等不良地质,遭遇强岩爆、高温、有害气体等施工难题,安全风险极高,施工难度极大,在国内外调水工程中尚无先例。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科学布局、超前谋划,加大大型机械化配套和智能化设施投入,隧洞开挖采用全电脑凿岩台车钻孔、光面爆破等先进技术,初期支护及二衬混凝土施工采用智能支护台架、衬砌台车等智能化手段,可有效节约人工和建设成本,保障施工效率与进度。
同时,围绕安全、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深入推行施工过程标准化管理,坚持首件评估、样板引路、试验先行,创新工艺工法,切实保障工程质量。经过广大建设者7个多月的奋战,克服高边坡、深基坑高强度开挖施工组织与安全稳定问题,实现了出口段主隧洞进洞目标。
据介绍,下一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将聚焦引江补汉工程全面开工的总体目标,统筹谋划,加压奋进,努力开创引江补汉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新局面,为扩大有效投资、以工代赈助力稳就业、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