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2年以来,天长市把落实安徽省委“一改两为”会议精神、强化政务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建立“市镇村三级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会商联办机制”,在三级政务服务机构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91个,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兜底”“暖心”服务,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事项100%回应,可办事项100%按时办结”目标。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的都是企业和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针对这些事,我们及时总结分析现象背后的问题和原因,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据天长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王在兵介绍,天长市根据市镇村三级“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会商联办机制,集中力量强化对镇村便民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在技术上提供支撑,凡对办不成的事,做好及时上报、反馈和解释工作;对难办的事,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会商解决办法;对不给办的事及时督查,推进限时办理;现场不能明确答复的,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办法。
三级“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立以来,天长市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咨询引导2928件,帮办代办323件,会商联办企业、群众反映的“疑难杂症”94件。
天长市副市长王广志表示,下一步将健全和完善各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牵头、相关部门协同推进与考核激励机制,加强窗口队伍素质建设,把业务熟、能力强、作风硬的人员充实到窗口一线;并将推进市镇村三级“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会商联办机制的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政务服务内容,加强对各级政务服务部门及窗口人员的管理督促,凡因工作态度、作风纪律、业务能力等原因造成“办不成事”的,或办理过程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窗口、人员和单位通报批评,并依据相关管理办法进行相应处罚,让窗口“办成事”成为常态,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打造为转变作风的“前沿哨所”。
(宣金祥 李 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