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昆山:念好“敢”“干”二字诀,再出发再超越

在产业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等六个方面争当“县域示范”

□ 本报记者 茆同风

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中,有一个地方令人瞩目:连续18年位居全国百强县榜首;跻身全国105个Ⅱ型大城市行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成为国内首个达到这一量级的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达91.72,蝉联全国县级市第一位……这个地方就是江苏省昆山市。近日,本报记者实地走访了这个闪耀着诸多光环的地方。

“昆山之路”被赋予新的内涵

上世纪80年代,昆山划出3.75平方公里自费开辟工业小区。改革开放以来,昆山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创新创优为强大动力、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昆山之路”。这是无数昆山人干事创业的精神引领,也成为苏州“三大法宝”之一,帮助其实现了“农转工、内转外、散转聚、低转高、大转强”的历史跨越。

2022年6月15日,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昆山市工作,赋予“昆山之路”新的时代内涵: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这与中央强调的“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精神高度契合。

“‘敢’字精神早就浸润在昆山人的血脉中,从最初的‘唯实、扬长、奋斗’到如今的‘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昆山之路’在接续奋斗中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昆山市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关键之年。作为江苏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全国县域发展的先进典型,新征程上,昆山必然要以“敢”的思维、“干”的实践实现新的超越。

高质量发展奠定现代化基础

“昆山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勾画现代化目标’的殷殷嘱托,在党中央、江苏省委和苏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凝聚共识,积极探索具有昆山特质和实践内涵的现代化形态,取得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成就。”昆山市委书记周伟告诉记者,近年来,昆山通过着力推动“创新昆山”“幸福昆山”“美丽昆山”“文明昆山”建设,使经济更强、百姓更富、环境更美、文明程度更高。

据昆山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到2022年,昆山已培育了2个千亿级和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高至57.3%,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玉山镇蝉联全国千强镇第一位,花桥镇、周市镇分列榜单第五位、第十位,张浦镇、巴城镇、千灯镇、陆家镇、淀山湖镇位居榜单百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8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269元,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增至1150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建成生态廊道189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4%,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项目获评全球“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机制入选国家行动方案;昆曲普及工程入选国家公共文化示范项目,昆山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17%,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试点城市。

“新时代的十年,昆山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基础。如今,昆山产业发展基础雄厚,区域协同更加深入,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民生福祉日益增进,让我们前进的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的精神更加昂扬、必胜的信念更加坚定。”周伟表示。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

2022年6月15日,苏州市委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昆山工作,赋予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的时代重任。聚焦这一时代重任,昆山出台1个总体方案,制定12项现代化行动计划,明确25项主要任务,实施200项重点项目,在区域一体发展、产业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现代化城市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实现共同富裕等六个方面争当“县域示范”。党的二十大成功召开后,昆山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的奋斗目标。

今年初,昆山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部署开展“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大讨论大走访大实践主题活动,并强调“以干部之为、地方之闯、企业之干、群众之首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之进,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汇聚强大力量,努力把昆山建设成为向世界生动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光明前景的重要窗口”。

未来,昆山将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家门口”的国家战略机遇,以“内聚”强化协同发展,以“外联”拓展战略空间,积极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研发经济三大千亿级产业,大力培育高能级总部经济、高水平服务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生态型湖区经济,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区。积极建设“轨道上的昆山”,加强苏锡常、苏淀沪城际铁路昆山段规划对接,全面链接上海、苏州两地的城市轨交网和城际铁路圈,努力成为长三角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推进以快速轨道和快速路网为框架的“双快”体系、以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为基础的“双网”体系建设,整体提升对接太仓港的货物运输快速通道,积极打造多式联运枢纽中心和长三角区域铁路快运物流中心,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持续擦亮“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着力构建“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的发展环境,真正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精心打造青阳港滨水城市客厅、昆山南站城市门户、西部生态城市庭院,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美丽宜居住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打造巴城大闸蟹产业园、陆家未来智慧田园、环淀山湖和澄湖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千灯张浦优质稻米产业园、花桥天福生态农业示范园等五大现代农业园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全力打造江南水乡人居典范。

“在谋划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实践路径中,昆山多方发力、不断探索。”周伟表示,面向未来,昆山将勇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的重任,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奋力在区域一体发展、产业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现代化城市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争当示范。

2023-02-27 在产业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等六个方面争当“县域示范”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6031.htm 1 昆山:念好“敢”“干”二字诀,再出发再超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