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窗

拳拳赤子心 浓浓桑梓情

——记新加坡丽兴金庄珠宝行创办人陈三弟

新加坡丽兴金庄珠宝行创办人陈三弟

丽兴金庄珠宝行门店

□ 潘建芳

拳拳赤子心,浓浓桑梓情。离别故土68年,新加坡丽兴金庄珠宝行创办人陈三弟的爱国情怀从未褪色。在他心中,祖国的土地,踏实而温暖。“每次回到祖国,我总是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整个人都会变得轻松、开朗起来。”他微笑着说。

15岁那年,陈三弟背井离乡随家人到新加坡打拼,经过努力,由一个在店里做杂役的小伙计一路逆袭成为当地知名企业家。他的奋斗故事,是华商在异国打拼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总人口已达6000多万。其中,华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同时,他们又心系故土,尽心竭力为祖(籍)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奋斗人生

从杂工到知名企业家

陈三弟出生于广东省著名的侨乡潮安。1954年,他随母亲偕同弟弟妹妹一起远渡重洋到异国打拼。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市场里帮人卖杂货。其间,他作为潮汕人的那种不怕吃苦、诚实守信、低调谦卑的性格以及从商的天赋,渐渐显露出来。半年后,他被介绍到金店做杂工,就此与珠宝首饰行业正式结缘。

在金店工作期间,他主要负责扫地、擦窗和给员工做饭等一些琐碎事务。由于工作用心、踏实勤奋,很快赢得了老板的赏识,不久后他便做起了销售。一位打金师傅还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了他。就这样,早上念书,晚上跟师傅学打金,其余的时间到店里帮忙,那段日子他生活得忙碌而充实。

几年后,他又开始踩着自行车沿街兜售中国银器,度过了一段“货郎”生涯。

时光荏苒,转眼十年过去,彼时的陈三弟已掌握打金的手艺,了解了金店运营的基本流程,创业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替人打工,月薪是很低的。”陈三弟说。1965年,26岁的陈三弟在新加坡河水山开办了自己的首家金店。这家金店面积虽小,但得益于后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他的用心经营,很快便发展壮大起来。

河水山在1961年经历过一次极为严重的火灾,2800栋房屋付之一炬,近两万人无家可归。新加坡政府便在此推行了首个公共住房项目,一批组屋随之拔地而起。到1967年,当地先后大约有4万人搬进了新房。大量新搬入的居民,给陈三弟的金店带来了不少生意。

新加坡独立后实行全面、彻底、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跻身“亚洲四小龙”。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自然也刺激了珠宝首饰消费的增长。

此外,1969年新加坡黄金市场成立,1973年取消黄金买卖限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出,更是极大刺激了当地黄金市场和珠宝首饰行业的繁荣。

站在时代的“风口”,加上经营有方,陈三弟的丽兴金庄珠宝行乘势而起,生意越做越大。历经数次搬迁,如今,陈三弟在新加坡东陵福路、中峇鲁广场及唐城坊开设了三家分行,已成为当地知名的大型珠宝商。

2016年,陈三弟被彭亨州苏丹授予拿督勋衔。

回顾这一路的历程,陈三弟表示,家人永远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从商之道

以“珍惜和诚信”为念

如今,新加坡黄金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实金市场,新加坡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黄金饰品加工和分销中心。市场繁荣的另一面往往是激烈的行业竞争。半个多世纪以来,丽兴金庄珠宝行能够在业内站稳脚跟,自然有其独特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珍惜和诚信”是其一以贯之所秉持的初心和信念。

“我们珍惜自己的事业,也珍惜我们的客户,始终以诚信为本。”陈三弟说,丽兴金庄珠宝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想尽办法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遇到挑剔的客户,即便偶尔“吃亏”,也尽量“保持微笑”。

在产品和设计上,重创新,重时尚。丽兴金庄珠宝行引进了国际一流的意大利生产技术和设备,搭配欧洲最新激光切割工艺,聘请专业设计师,围绕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打造出了一系列设计独特、做工精细、符合时尚潮流的饰品。其中,专利金饰EITA COLLECTION系列,采用的白金与黄金成分均高达91.7%,色泽柔和,质感柔滑,外观简约时尚,深受年轻一代喜爱。

业务上,丽兴金庄珠宝行践行多元化战略,除了金饰外,还向市场推出了精心打造的各种玉器和钻石等饰品,提供包括珠宝设计在内的多方面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有一门特殊的业务——用黄金铸造神像,如今已成为公司的招牌产品。为此,丽兴金庄珠宝行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来负责相关业务。

凭借出色的设计和过硬的品质,丽兴金庄珠宝行的产品先后获得了亚太品牌大奖、新加坡质量大奖、新加坡最值得信赖的品牌等诸多荣誉。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在陈三弟的“生意经”中,坚持是一种非常必要且可贵的品质,“人生和生意场上哪有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一定要淡然处之,有问题尽量解决问题,但切不可被困难吓倒,坚持到底才能笑到最后。”

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刚开始创业那会儿,做学徒时的为人实诚以及由此建立的人缘和口碑,使陈三弟获得了不少老客户的帮衬。他也将这种诚信理念带到了后来的生意中,始终如一。

作为潮汕人,“勤奋”是陈三弟骨子里自带的品质,如今已耄耋之年的他还在为金店的事业忙碌着。不过,他忙得很开心,在他看来,人们多是挣钱后或遇到喜事时才购买金饰,因此金饰行业是一个充满喜庆的行业。

情系桑梓

对“根”的眷恋深植心底

在陈三弟的相册中一直珍藏着一张黑白照片,那是他15岁那年即将离开中国时拍的。这些年,身处异国他乡,偶尔翻开相册看到这张照片时,他的思绪仿佛就回到了在国内的那段时光。

“因为是懂事之后才离开的中国,我对家乡有很多童年的记忆,因此对祖国也有深厚的感情。”陈三弟说。

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心灵相通、命运相连。多年来,无论是对祖(籍)国还是居住国的建设,华侨华人的贡献均有目共睹。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潮商”向来讲究衣锦还乡,在外打拼十分辛苦,稍有成就,就倾尽全力回报家乡。近年来,陈三弟频频回到祖国、回到自己的家乡。他曾担任“同根同梦·2019华人春晚”组委会副主席一职,CCTV老故事频道《华人楷模》栏目也介绍过他的一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到一颗跳动的中国心。

故乡,古往今来都是游子扯不断的牵挂。“我爱这片土地,希望它永远充满生机。对于祖国这些年取得的伟大成绩,我们同样感到骄傲、受到鼓舞。”陈三弟说。

(本文配图由新加坡丽兴金庄珠宝行提供)

2023-02-24 ——记新加坡丽兴金庄珠宝行创办人陈三弟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5978.htm 1 拳拳赤子心 浓浓桑梓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