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创新开展“退休一次办” 跑腿更少体验更好

安徽亳州市全面整合关联退休的市、县两级20件“单项事”,将“挨个办”变成“同时办”,“多个部门跑”变成“一个地方收”,让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 本报记者 华 铭 张海帝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亳州市获悉,近年来,亳州市全面整合关联退休的市、县两级20件“单项事”,创新开展“退休一次办”,相关做法完整写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亳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窗口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

抓机制 破壁垒

推动系统化联动

亳州市通过协调联动,将“退休一次办”纳入全市改革突破点,建立市委主要负责人领衔改革推进工作机制,形成顶格推动力;同时,建立由分管市领导牵头,人社、医保、卫健、公积金管理、税务、财政、数据资源等7部门参与的会商联席制度,联合印发工作方案,签订审核互认联办备案书,编制责任清单,破除部门壁垒。

亳州市打造人社部门全程代办新模式,在人社部门设置综合窗口,将“退休一次办”涉及的养老保险待遇申请、医保在职转退、住房公积金提取、劳动用工关系解除等6项联办业务,由人社部门集中统一推送至具体部门,实现由“多地多窗多次”转变为“一地一窗一次”。

在强化监督方面,亳州市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线上公布联办事项名称、办事流程、服务规范和办理电话;优化系统功能,根据办理需求通过系统推送至联办部门,做到业务联动办理、事项协同处置、信息实时推送、进度实时跟踪、结果实时反馈;办理结果实施“好差评”管理,主动接受参保职工“点赞”“吐槽”和“拍砖”。

减环节 优流程

推动集约化办理

亳州市积极推进事项合并工作,重新梳理了关联退休的市、县两级20件“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推动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事项联动办理。整合后,群众需对接的办事窗口从原来的7个减少到1个,盖章从原来的9个减少到1个,申报材料从原来的26份减少到1份。

亳州市优化办理要素和业务流程,对涉及服务事项的设定依据、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结时限、办理结果等要素进行梳理整合,从业务串联变并联,实现流程再造,办结时限从原来的55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压缩70%以上,联办事项最快“当日办结”。

此外,亳州市还推出了个性服务,推行个人掌上办、企业自助办、朋友代替办、社区帮扶办和窗口现场办5种申报方式,满足上网不方便、出行不方便等多样化场景应用需求。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同源发布、同步更新,做到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端通办,让“退休一次办”服务“触手可及”。

建平台 强功能

推动便民化服务

亳州市还建设了临近退休人员数据库,开发到龄退休事前短信提醒和事项操作提示功能,推动“退休一次办”从“能办”向“好办”升级;集合基本信息、申办退休、事项补办、查询进度、电子退休证、咨询六大功能模块于一个界面,让服务平台简洁明了、方便操作。

亳州市通过打造闭环管理,减少平台审核中人工干预、系统误判等因素发生,围绕办理要素、申报渠道、受理方式、联办机制、办件统计、监督评价等业务流程,加挂信息实时推送、进度实时跟踪、结果实时反馈小程序,全流程实现职工退休“一网申报、综合受理、并联审批、内部流转、统一反馈”闭环审批。

此外,亳州市积极拓展功能,推动联办服务事项标准化、智能化、便捷化,实现“皖事通办”平台、政府网站等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深度融合,打造7×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便民服务平台;推动退休与养老充分融合,拓展服务功能,将服务平台链接至再就业系统和老年大学选课系统,助推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目前,亳州市已将原来的“挨个办”变成“同时办”,“多个部门跑”变成“一个地方收”,实现办事跑腿越来越少、时限越来越短、体验越来越好,智慧化退休服务把属于参保人的每一分退休钱都精准装到他们的口袋里,让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2023-02-08 安徽亳州市全面整合关联退休的市、县两级20件“单项事”,将“挨个办”变成“同时办”,“多个部门跑”变成“一个地方收”,让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5583.htm 1 创新开展“退休一次办” 跑腿更少体验更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