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子彬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地缘政治冲突互相交织。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联手对中国高科技领域进行脱钩,妄图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对中国进行围堵。加上新冠病毒三年的反反复复,以及我国经济几十年快速发展积累下的结构性问题需要逐步化解,我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面临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2月6日召开的会议上发出的突出信号是经济稳增长为重。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统筹发展与安全。为此要着力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有专家预测,2023年度财政赤字率为3%以上。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因此结构性货币政策要继续发挥作用,总量宽松仍有一定空间。
这次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笔者认为,提振信心,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根本的强大动力还是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预计今后五年左右,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速是下降的。而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的难度加大,靠中央及地方财政支撑的基建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的难度较大。我国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多年都在50%左右。而我国民间投资自2014年以来增速是下降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民间投资增长率高达15.8%,2015年回落至8.8%;2020年和2021年,我国民间投资增长率均在4.0%左右;今年1月~9月,这一数据更是低至2.0%。
因此,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多年以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没有明显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没有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受新冠病毒的三年冲击,有六成中小企业开工率不足75%,停产或注销的民营中小企业数百万户,失业人员大幅增加。公务员多年没涨工资,国企员工也多年没涨工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扩大消费?如何发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为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必须下定决心改进和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全国财税体制改革。
当务之急,一是加强对疫情的科学精准防控,尽快恢复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社会就业,解决失业人员的吃饭问题。二是解决2亿多农村人口进城20余年的身份认定问题,准许其在工作与生活的城市落户。这些人口获得城市户口后,会产生巨大的刚性消费需求,可以带动几十个产业的大发展。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持久动力。依托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全球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区域内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30%,区域内贸易量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30%。我们应本着互相尊重、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合作,逐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打造亚太地区命运共同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