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安徽省濉溪县法院在深入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和上级部署要求基础上,探索源头预防、实质化解、打击非访“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在信访案件控增量、去存量、防变量上取得明显成效,信访形势向好,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信访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打好“预防针”。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作信访告知书,便于当事人从自身利益出发谨慎地选择诉讼或者信访手段维权,促使当事人正确预见“非法信访”可能发生的后果。信访书通过生动、形象、及时、直观的方式让当事人在诉讼开始阶段对信访规定有了基本的了解,有利于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对当事人的劝防。
编好“教科书”。将办理信访件办理流程、接待信访群众方法等编制成册,发放到全院每位干警手中,在立案、诉讼、执行等执法办案各个环节,办理信访件和处理信访事项有据可循、有的放矢,提高信访办理质量,高效化解信访纠纷。
把好“解压阀”。联合濉溪县政法委、县司法局签发《关于建立诉前联动纠纷解决机制 促进矛盾源头化解的实施意见》,形成工作合力,前端化解矛盾纠纷,把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发挥“和谐茶室”“小推车心连心服务站”“退休法官工作室”等作用,诉前化解矛盾纠纷;制定《关于加强民商事案件办理周期管理的实施办法》,压缩解决群众诉求时间,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
念好“经箍咒”。制定《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意见(试行)》,坚决依法打击违法上访行为。编制《办理“非访”犯罪证据指引》,强化各部门的证据意识,在收集、固定证据方面提供指导,为依法办理非法信访犯罪案件提供借鉴和参考。
用好“明白纸”。结合涉诉非访典型案例制作信访宣传手册,积极向来访人员发放并告知“非访”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其依法表达诉求,自觉维护信访秩序和社会公共秩序。此外,还在院内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手册非访标语,提高群众依法信访意识,努力营造依法信访、依法维权的浓厚氛围。
(周 瑜 李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