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咸宁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发展定位,咸宁市紧扣这一定位,坚持扩容、提质、增效相统一,科学谋划和推进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拓展公园城市布局扩容量
坚持全域理念,将市域9861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公园来规划建设,科学编制咸宁市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专项规划,细化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规划层次,推行“公园化街区、公园化社区、公园化园区、公园化乡村”四个公园共建模式,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谋划“中国桂花城”、长江沿线公园带、幕阜山脉公园带、淦河流域综合保护与开发利用、城市社区(街区)公园化示范建设、中心城区绿道系统工程、市区中心公园建设等重大项目。纳入“三库”项目4214个,总投资20657.12亿元。2022年,全市城建领域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101亿元。
提升公园城市功能优增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出行更便利、居住环境更优美等民生需求,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黑臭水体治理等一大批民生工程项目,做到民生和发展统筹推进。今年以来,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77个,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53.74公里,5条黑臭水体整治全面完成,787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站)完成升级,咸宁北高铁站、咸宁火车站、7个大型农贸市场改造焕新,市中心城区新增停车泊位14,419个。
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21.15万亩。投资4.97亿元推进鄂东南幕阜山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03亿元。探索推进长江和斧头湖、梁子湖跨区域协同治理,策划梁子湖流域项目总投资7132万元、斧头湖流域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总投资2.59亿元。实施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总投资619.53亿元,已完成投资179.79亿元。制定《咸宁市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102个、总投资808.5亿元。
做强公园城市产业活变量
坚持开放理念,实行“一转一、一加一、一引一”招商,投资135亿元的亿博长江综合门户港及公铁水联运、投资35亿元的中核清大智能制造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户。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平台经济,做强城市产业能级。截至目前,全市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65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74家。发展黄精、白芨、金刚藤、杜仲、金银花、钩藤等道地中药材,新建2万亩以上中药材基地,新建黄精、白芨、射干、虎杖等中药材6.11万亩。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中俄“万里茶道”,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茶产业合作,万里茶道《赤壁宣言》发表十周年座谈会暨申遗工作现场会在赤壁召开。常态化运行中欧班列“长江号”,通过咸宁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发运货柜508柜,货值约1.83亿元,推动咸宁经济更好融入“双循环”。
(文图由咸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