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野

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河南漯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中小企业发展韧性,加快构建“1+8+N”现代产业体系

□ 郑 博

“漯河市借助‘万人助万企’活动,着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做到了‘有求必应、无事不扰’。2021年漯河市企业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二。近两年,一批企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带动全市工业投资连续两年保持20%以上的较高增速。”12月12日上午,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宠物食品产业园调研的漯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荣之光说。

近年来,漯河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瞄准“争创全国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城市”目标,坚持“三链同构”,打造完善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中小企业发展韧性,以最优营商环境服务工业经济发展,加快构建“1+8+N”现代产业体系,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漯河市助推民营企业扩投资强活力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今年前10个月,漯河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5%,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6.6%,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5。漯河市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实现位次提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建机制,推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漯河市将涉及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营商环境指标与“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度融合,建立会商研判机制,每月定期召集相关单位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会商研判,共同发力,推进问题解决。

此外,漯河市印发了《关于分解“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营商环境指标任务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任务,细化责任,强化落实。

造园区,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根据国家和河南省总体产业发展布局,与漯河市“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有机结合,通过调研了解,漯河市委、市政府确定将食品工业和相关产业链条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明确了全市“1+8+N”现代产业体系布局,着力打造完善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打造3000亿元级以上的食品全产业链、5000亿元级以上的食品产业生态),培育8个细分领域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和N个在漯河集聚壮大、形成支撑的新兴产业。紧紧围绕资源禀赋及产业比较优势状况,精准谋划专业园区,截至目前,已谋划健康食品、休闲食品、食品包装、高性能医疗器械、智能装备制造等20个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

为加快全市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建设,推动全市制造业扩量提质、转型升级,漯河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园区动态管理、政策倾斜、保障措施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在全省首创“九条标准”,推动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形象展示、云上线下交易、5G场景应用、智能化改造、生产性服务业配套等元素向园区集聚,实现高端化、集约化、内涵式发展。

搭平台,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通过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培育平台、强化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一是优化科技政策,加强顶层设计。高质量编制《漯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同时围绕创新主体培育、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等方面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形成比较完善的“1+N”政策体系,为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是加强科技投入,营造创业环境。大力推动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加速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大力实施省级“科技贷”,先后与邮储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科技贷”战略合作协议,累计为企业放贷6960万元;持续推进市级“科技贷”,设立5000万元风险补偿金,积极动员有资金需求的企业申报科技创新再贷款,累计帮助39家企业争取科技创新再贷款2.96亿元。

三是培育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高标准建设中原食品实验室,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全省万亿元级食品产业需求,打造“创新之源、食品未来、人才高地”。目前,实验室已投入运行,12支由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和300名研究生组成的科创团队陆续入驻;金大地、三全、好想你枣业等196家知名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累计上市产品294个、技术服务收入2.98亿元、增加企业营收113.5亿元。

四是创新生态评价,强化督导考核。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指标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内容,纳入县级领导班子实绩考核指标,在全省率先出台《漯河市创新生态评价办法》,设计了5大评价维度,涵盖23项具体指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奖惩制度,通过周报送、月讲评、年终评价等方式,引导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力度,营造了良好创新氛围,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赋能。

强支撑,提升中小企业发展韧性

一是强化法律要素支撑。漯河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工作,建立服务企业“七位一体”的协同工作机制,按照“5+2”的模式,组建20个法律服务团,为全市企业提供风险防控和纠纷化解等七项法律服务。“产业链+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法律服务团累计走访35次。为维森生物医药公司审查合同30余份,涉及金额7000余万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二是强化人才要素支撑。针对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强化人才要素支撑,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印发《漯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关于实施“百千万”人才计划助力漯河“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试行)》等系列人才政策文件,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

三是强化科技要素支撑。以打造全国有影响的食品产业创新之城为目标,举全市之力建设以8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8家中试基地、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技术创新联合体为主体的中原食品实验室。

四是强化土地要素支撑。出台《支持稳经济促增长规划用地十六条政策措施》。全力保障全市制造业项目及时落地,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印发《关于做好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工作的通知》《工业用地带方案出让实施方案》,在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行“标准地”方案出让的新供地机制,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办理,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

五是强化资金要素支撑。印发《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按照文件要求,市级预算安排1000万元考评奖励资金,推进专业园区技术实施和平台建设。按照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专精特新)资金下达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2601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专精特新)资金209万元。

(作者系漯河市争创全国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工作专班成员)

2022-12-16 河南漯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中小企业发展韧性,加快构建“1+8+N”现代产业体系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4497.htm 1 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