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野

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 社会基层治理新模式

深圳市福田区在广东省率先推出“小蜜蜂节”

□ 晋海燕 郑杳勤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兴起,推动产生了大量新就业群体。为进一步加强党和工会组织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切实做好关心关爱和权益保障工作,深圳市福田区总工会在广东省率先推出“小蜜蜂节”,以思想政治做引领,以实际举措提供贴心服务,充分激发了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的动力和热情。

合力而为 营造暖心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福田区总工会认真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针对新就业群体,联合区委组织部等区内多个职能部门举办了广东省首个“小蜜蜂节”。

聚资源,搭建党建引领平台。福田区总工会通过创办省内首个专属节日“小蜜蜂节”,成功搭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心关爱、权益保障、服务引领新平台,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方协同、工会力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的基层工会新格局。区总工会还通过加大助企力度、优化公共平台服务、加强职工权益保障等务实举措,大力支持新经济、新业态健康发展,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合力聚起来、组织建设强起来、党务队伍优起来、党建典型树起来,一举把“最有活力的领域”打造成“最坚强的阵地”。

强保障,创新完善相关机制。通过举办“小蜜蜂节”,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认知度,探索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各级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平台企业活动阵地,以需求为导向,分散就近服务,成功构建小前点布局、大后台支撑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阵地建设新格局;通过区委组织部、区各职能部门、新就业形态企业在“小蜜蜂节”筹备和举办过程中的多方参与,完美搭建协商沟通平台,成功探索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领域沟通协商新模式。

重培养,引导融入城市治理。通过开展“最勤劳小蜜蜂”“最美新就业群体党员”等品牌特色活动,挖掘一批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新生力量,实现学有榜样、干有标杆;开展“城市治理素材收集”活动,充分发挥“一线探针”的作用,打造一支招之即来、来之即战、听党指挥的“轻骑兵”;推动新就业群体参与文明创建、疫情防控、应急管理等工作,以领促融,形成广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的新格局。

普惠服务 成就工会新风

2021年新修订的《工会法》提出,要构建以普惠性服务和精准帮扶为重点的工会服务体系,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等活动,让工会服务途径更加多样、内容更加贴心、成效更加显著。举办“小蜜蜂节”,正是福田区总工会贯彻落实新《工会法》的具体实践,同时也是提升工会服务水平的有力尝试。

积极构筑党建工建工作机制。“小蜜蜂节”坚持践行“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思路,由多部门联合开展关心关爱、权益保障、素质提升、风采展示、以领促融五大类20项主题活动,上线“小蜜蜂节”新IP,提供全方位关爱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大幅度提升。

打造思想政治引领福田方式。“小蜜蜂节”举办过程中,福田区总工会充分挖掘工会、党群服务中心和社会资源,开展系列思政精品课程,新就业群体职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逐渐加强;开展“永远跟党走”宣传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引领得到加强;启动学历提升“圆梦计划”,推动新就业群体职工队伍提质增量,认同感和归属感得以提高。

广泛创建“暖蜂驿站”服务阵地。福田区总工会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园区职工服务站,按照星罗棋布、各具特色原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因地制宜打造125家独具特色的“暖蜂驿站”。

探索创新建会入会便捷模式。通过举办“小蜜蜂节”,探索并完善新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以重点企业建会、重点行业建会、区域性工联会会员入会等方式,扩大“三新”领域工会组织覆盖。制定新就业形态群体简便入会制度,简化审批环节和操作流程,推广“边服务、边维权、边入会”工作模式,采取集中入会、扫码入会、服务现场入会、社区(园区、楼宇)工联会兜底入会等方式,最大程度吸收新就业形态群体加入工会组织。

努力构建沟通协商标准体系。积极参与研究并制定平台就业劳动保障政策,指导企业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职业安全保障等制度,引导制定劳动定额标准、抽成比例、工时标准、奖惩办法等行业规范,对新就业形态群体进行法律知识、沟通技巧培训,切实提升其协商能力和协商水平。

2022-12-09 深圳市福田区在广东省率先推出“小蜜蜂节”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4296.htm 1 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 社会基层治理新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