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河北省武安市坚持以“外贸发展、转型升级、绿色指标、物流通道、要素保障、数字赋能”为切入口,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挖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突出“外贸发展”,打造外贸进出口服务平台。坚持做大做强武安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与大龙网等企业合作,建设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发挥武安保税中心海关特殊监管区优势,吸引周边市场主体通过武安“出海出洋”。目前,已开通3条中欧中亚线路,预计今年年底开通8列中欧班列,贸易额可达6400万元。
致力“转型升级”,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加强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鼓励普阳、龙凤山等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实现技术需求与科技成果精准匹配。现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3家,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4%,1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赢装备、龙凤山铸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围绕“绿色指标”,打造碳汇交易服务平台。成立推进碳汇交易服务平台领导小组,积极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结合第三方服务公司,在打造“双碳”智慧服务平台的同时,将目前统计在册的118万亩林业用地分类测算,盘活碳汇资源,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碳汇价值,向武安注入新的经济活水。
畅通“物流通道”,打造现代物流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保税物流、华增达物流等企业优势,提供运输仓储、整理配送等一体化综合性服务,做大生产性物流,做活生活性物流,构建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
强化“要素保障”,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引进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落户武安,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解决当前银行融资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截至目前,共组织5次高规格政银企对接会,各级银行“十四五”期间累计向武安授信1457.06亿元。
深化“数字赋能”,打造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持续推进制造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让产业数字化的“武安样本”遍地开花。目前,武安8家企业15个信息化项目被列入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项目库。普阳钢铁、新金钢铁、新兴铸管、金鼎重工等4家企业信息化项目被评为省试点项目,入选数量位居邯郸市前列。
(郅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