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

将改革作为破除发展障碍“关键一招”

——中铁十六局集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观察

□ 王 珵

从重点工程加快推进、为助力稳经济保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到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中铁十六局集团始终将改革作为破除发展障碍的“关键一招”,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锻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改革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我们聚焦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以刀刃向内、动真碰硬的勇气和改革举措,不断优化企业市场竞争和生产服务组织模式,聚力实现质量更优、效益更好、效率更高的可持续增长。”中铁十六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哲峰表示。

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党的领导是最大保障。中铁十六局集团党委坚决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将党的领导贯穿在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党建工作要求进章程实现全覆盖,全面修订了两级“三重一大”决策和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重要作用,完善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化企业治理机制。

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让企业运转更高效。从强化外部董事履职保障,到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再到完善所属子企业董事会建设……中铁十六局集团以董事会建设为重要突破口,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外部董事专职化推动行权履职专业化,所属15家全资子企业全部设立执行董事,落实董事会六项职权涉及的相关重点制度全面落地实施,董事会在战略方向把控、重大经营决策、经营风险防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加快市场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让发展动能更强劲。中铁十六局集团大力调整结构壮大各板块规模,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加速向潜力大、效益好的优势业务集聚,逐步形成了产业结构清晰、专业分工合理、竞争优势突出的新发展布局。从调整组建八大区域指挥部,成功挺进光伏新能源、智能化城乡通信微管廊等“专精特新”领域,到全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在重点区域成立经营性子公司,海外经营进入中国铁建“3+5”序列;从房地产开发板块列入中国铁建混改企业名单,联合推出铁建青秀城等品质楼盘,到推动重工机械板块从北京搬迁到曹妃甸,打造中国铁建北方最大盾构机维保及再制造中心……一系列契合企业发展实际的“进转退”策略,推动实现“主业归核、资源归集、产业归类”,为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让改革活力更充沛。中铁十六局集团着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在全集团加快推行项目薪酬模拟股份制、内部承包制和高额风险抵押金制度,有效建立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化机制。强力推行项目集约化管理,通过推行制式临建和工装、大型机械集中管理、区域框架集采、设备云租等手段,下大力气挖潜创效。锚定“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目标,完善建立市场化用工管理体系和全员契约化管理,推动收入分配向利润增长快、增额大的单位和高原、海外项目倾斜,企业中长期激励“政策包”和“工具箱”进一步丰富,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热情。

“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深化改革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杨哲峰表示,中铁十六局集团将持续聚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确保取得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改革实效。

2022-10-14 ——中铁十六局集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观察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2690.htm 1 将改革作为破除发展障碍“关键一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