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新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
加快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对于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发布的《意见》,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来说是个福音。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5800万,占技能人才的近30%。
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长期居高不下,显示出我国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潜力巨大。但是,近年来,很多技能人才纷纷逃离工厂,引发关注。
就在今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年轻人“多进工厂,少送外卖”,一时引发热议。
《2022年毕业季调研分析报告》显示,“00后”毕业生首选就业岗位,排名前10个岗位,其中没有一个与工厂的一线工人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2200万,近5年平均每年有150万人离开制造业,而与制造业劳动力流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快递从业人数突破了1000万。另一份调查也显示,外卖骑手的上一份工作,最多的就是产业工人,占比达到31%。
在很多网友看来,与送外卖相比,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是工厂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网友表示,送外卖工资日结,不会欠薪,是一份“付出努力就可以获得回报”的工作。
因为外卖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毕业后也加入了外卖员的行列。一位送外卖的硕士表示,喜欢外卖员这份工作带来的掌控感,随时上线接单,随时可以下线。他也曾在工厂工作过。当时在工厂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月收入5500元左右。他辞去工厂的工作原因是“连续昼夜颠倒,身体上吃不消”。
待遇不高,工作强度却很高,自然缺乏吸引力。
要想留住高技能人才,必须要让高技能人才真正“高”起来。
首先,高技能人才的待遇要“优”。
《意见》提出,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技高者多得是一根重要的分配“指挥棒”,体现了高技能人才的真正价值。在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将会形成追求高技艺的浓厚氛围,从而形成学技术、学知识的良好的社会风尚。
其次,高技能人才的发展前景要“好”。
《意见》提出,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其中包括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推进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等。
拓宽职业发展通道,让高技能者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吸引更多人士进入工厂。
再次,高技能人才的社会评价要“高”。
《意见》提出,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建立以国家表彰为引领、行业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完善评选表彰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制度。国家级荣誉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
以国家表彰为引领的表彰奖励体系是对高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可,对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职业荣誉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技能人才的长远建设有积极作用。
总之,合理的薪资待遇、充分的职业培训、可见的晋升空间,是制造业留人的关键,也是技能人才成长壮大的基础。
对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还提出了不少新举措。我们期待,新政策的出台为高技能人才插上腾飞的翅膀,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