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野

从“准建筑师”到新时代种粮人

——记广西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伟

□ 杨小露

“只要没有极端的恶劣天气,晚稻收成肯定差不了。”近日,望着眼前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晚稻,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石龙镇三级人大代表,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伟信心满满地说。

2010年,杨伟毕业于武汉大学建筑专业,他放弃了在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家种田,从“准建筑师”变身种粮人。

杨伟自小就跟随爷爷和父亲从事农业种植,对农业有独特的感情。“我爷爷是‘全国售粮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父亲创办了农业合作社,我家是‘种粮世家’。”杨伟笑着说。怀着对种粮的一种纯真情愫,从武大毕业后,杨伟决定接过父亲的担子,担任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杨伟选择机械化插秧和机械化收获两个生产环节作为突破口,组成机械化团队,合作社水稻生产耕、种、收作业量由2015年的1.6万多亩增加到2021年的2.85万亩。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水稻生产育秧、耙耕、插植、收割等环节,机械作业水平达到95%,成为桂平市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最高的片区。

杨伟并未就此止步,他又盯上了育秧环节,投入420万元建设23亩水稻育秧标准化工厂,从浸种到商品秧,全程防治病毒和基肥的精确配置,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育秧。目前,水稻育秧工厂每年可生产、提供机插秧苗30万盘,可供大田种植1.5万多亩,帮助2000多户农户解决育秧培苗的难题。

为了改变粮食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杨伟还推进水稻品种改良,改良后每亩产量达到980斤~1000多斤,较之前提高了150斤以上。

“有知识就是不一样,种地也能种出新名堂。”乡亲们对眼前这个皮肤黝黑的“建筑师”刮目相看,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新村村种植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28户。”村民黎荣华说。

作为人大代表的杨伟,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领路人。今年4月,村民陆健珍种植的3亩桑葚因受疫情影响,4500多公斤桑葚面临滞销。杨伟获悉情况后,联系本地的超市、水果店,还找了外地的客商和电商平台帮忙带货,不到两个星期,陆健珍家滞销的桑葚全部售完,挽回了近3万元的损失。

每年参加两会,杨伟都在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利用好国家惠农政策,带领村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的责任所在。我会认真履职,牢记嘱托,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乡亲种安全粮、种优质粮,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杨伟说。

2022-09-23 ——记广西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伟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2416.htm 1 从“准建筑师”到新时代种粮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