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邢成敏
□ 唐书东 刘志军
初秋时节,走进湖南省祁阳高新区,各企业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流水线上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着生产,在建项目正加紧施工,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近年来,祁阳高新区锚定创建“国家高新区”和“五好”园区目标,抢抓全国、全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机遇,开展“四强”行动,走出了一条具有祁阳特色的园区发展之路。2021年,规模工业总产值375亿元、增加值99亿元,分别增长29.8%、25.4%,今年上半年分别增长20%、15%。
突出“园区强基”
提升承载力
强园区首在强基础,基础牢才能利长远。
突出规划引领。祁阳高新区围绕“一区三园”空间布局和“一主一特”产业定位,科学规划产业聚集区、生活居住区、商贸物流区、教育科研区,合理布局先进装备制造等特色“园中园”,打造“产业新城、生态新区”。
突出设施跟进。祁阳高新区累计投入40余亿元,建成“六纵五横”交通路网43公里,规划建设千吨级码头、铁路物流园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1个。
突出功能配套。按照“一切为了企业”的要求,新建人才公寓、公租房、商住楼等,宜居宜业、创新创业环境同步优化。
突出“产业强链”
提升带动力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祁阳开展敲门招商、精准招商,招引“一主一特”关联企业向园区集聚。1月~6月,园区引进项目26个,合同引资133亿元。
保质加速建。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力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今年共铺排重点项目37个,已竣工投产项目19个。其中,住信电气从签约到投产不到100天,益安运动从拿地到投产仅5个月。
加大力度扶。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扶持产业链企业做强做大,推动小微企业上规升级,上半年新入规5家。
突出“创新强园”
提升保障力
潮涌潇湘,创新者强。
在机制创新方面,祁阳市委、市政府赋予高新区招商引资、要素保障、政策兑现、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五个方面的主导作用,在政策、项目、人才、财力等方面向园区倾斜。
在建设创新方面,引入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参股等方式推进产业和设施建设,新建标准厂房80万平方米。
科技创新,支持企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上半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两家,预计全年可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
突出“服务强企”
提升竞争力
什么样的水养什么样的鱼,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
祁阳高新区全面落实湖南省政府“十个坚决”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153项行政许可事项赋权园区,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同时,深入开展“百人联百企”行动。1月~6月,共举办政企交流活动9次,解决问题69个。保障要素,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企业信贷投放,上半年发放产业项目贷款20亿元、授信60多亿元。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85名。
在今年召开的湖南省基础设施建设暨“三大支撑”工作推进会和湖南省人民政府第十次全体会议上,祁阳高新区作为湖南省144家省级以上园区的唯一代表进行典型发言。下一步,祁阳高新区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创建“五好”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