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成钰 周 瑛 林雨鑫
针对过去社区(村)以下只划分一级网格,导致管理体制粗放、人员力量不足、部门各自为政等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以党建引领网格管理的方式,有效提升了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从划网分格、整合资源、科技赋能三个方面下功夫,致力打造“多维立体、多元共治、多网合一”的基层治理网格。
精细分级多维立体
网格架构更全面
青秀区以划网分格、固本强基为着眼点,建设多层次多维度基层治理网格体系,有力破解网格管理面积大、群众数量多导致的管理方式粗放问题。
细分网格层级。城区在原有的网格基础上,创新性地将路网合围而形成的封闭区域划为1702个“元网格”,再在元网格内细分18,183个小区楼栋,建立了“城区—街道(镇)—社区(村)—元网格—楼栋”五级“属地网格”。同时,在“元网格”上叠加构建行业部门主导的“专业网格”,形成“5+1”网格治理体系,让网格管理触角覆盖辖区全体居民群众。
完善响应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化”优势,将548个常驻辖区的单位纳入城区网格化管理体系,紧密压实属地、政府部门、驻区单位、党员群众四方责任。建立四级联动响应机制,对辖区内突发事件进行统一指挥,快速下达指令,确保在重大会议活动保障期间,以及新冠疫情防控、应急抢险救灾等关键时期,队伍能迅速集结、有力配合,取得预期工作成效。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网格力量更充实
青秀区推行“楼栋长”管理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汇集力量、政民联动整合资源,破解了网格单靠社区工作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让基层网格治理体系发挥最大功效。
党员带头管理网格。将党支部建立在“元网格”上,在“元网格”独立或联合成立党支部474个、物业党支部37个,逐级实行党政“一把手”任网格长,优秀党员干部任网格员。为了更好进行住宅小区管理,社区在“楼栋”层面成立党小组,推举村(居)民代表、业主、承租方中的党员和积极分子担任楼栋长。楼栋长协助社区,围绕市容环境治理、治安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管理楼栋事务,宣传联系群众,积极发挥居民自治作用。
全员下沉实化网格。每个网格按照“1+N”模式设置,除1名网格长外,灵活配备网格数据员、网格民警、防控点长、街区长、楼栋长以及机关单位下沉社区的工作人员,联合基层党员、志愿者,建立“一网多员”的队伍模式。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下,做到全员动员、各司其职、联合处置,有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今年7月,为应对周边城市新冠肺炎疫情外溢,城区共号召推动近万名公职人员、财政聘用人员、志愿者等下沉网格,织密织牢社区一线疫情防控网。
整合资源服务网格。以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为龙头,党员“双报到”活动为抓手,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主动“进社区入网格”,形成“一名党员+N户群众”的党群联防体系。今年1月~7月,共组织志愿者服务队325支,动员6096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108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24个。在因疫情需临时封控的小区建立服务微信群,由网格员、志愿者化身“红色管家”,满足居家隔离群众的垃圾消杀、生活用品采购、快递代取、燃气代充等生活所需,让精准化服务温暖民心。
科技赋能多网合一 网格管理更智慧
青秀区推行党建网、综治网、疫情防控网等“多网合一”,以自主研发的“智慧网格”平台作为“一网通管”运行载体,破解部门“九龙治水、各管一摊”的问题,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信息化、智慧化和便捷化水平。
数据赋能为基层减负。在以往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每天要花大量时间统计数据、制作报表,任务十分繁重。青秀区率先开发运用“智慧防疫”平台,不仅能在线完成重点管控人员信息申报、核查审批,还能自动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生成报表报告等,实现一人录入、平台汇总、多人共享。对于市级部门要求核查的重点人群数据,城区将其导入“智慧防疫”系统进行比对去重、快速清洗,剔除重复冗余的数据。清洗后的数据由系统一键分发到151名志愿者进行电话核查,核查结果通过居住地址自动甄别归类,推送给社区及时纳入管控。今年3月底启用以来,4个月内共接收上级推送的重点人群数据43.6万条,通过系统去重28.4万条,极大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实现了疫情防控“以快制快”的目标。
平台整合让网格融通。城区搭建“智慧网格”一体化平台,让网格内的各级负责人、属地和部门网格员、志愿者等能够“点对点”沟通。平台上的“网格地图”可分类、分层直观呈现,让网格人员通过平台了解网格概况、人员分布,线上进行信息沟通和事项办理。“智慧网格”整合了“智慧防疫”“青秀通”“市监执法量化”等城区各专业部门自行开发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按照“属地网格”资源共享、“专业网格”各司其责的方式,实现“一网通管”。例如,青秀区143名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下沉43个“专业网格”,利用“智慧网格”中的“市监执法量化”模块,将以往先取证再办文的流程优化为现场一键生成处罚决定书,时间从1天~3天压缩为几分钟,2022年上半年人均立、结案数均同比增长5倍。青秀区对“一网通管”的有益探索,让基层治理实现权责明晰、信息共享、管理精细、运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