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广丙
“把两块厚度为1厘米、长度约50厘米的木板和‘竹钢’斜放,工人分别用力跳踩。木板瞬间断裂,而‘竹钢’却完好无损……”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洪雅竹元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这一惊奇的对比试验,令在场的专家、记者惊叹不已。
变竹为“钢”、点竹成“金”,这个集竹纤维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正是洪雅县靶向发力“拼经济”,打造特色产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推动“两山”转化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洪雅县以“绿色工业攻坚年”为突破,发力“茶、竹、椒、乳肉”和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等国、省战略,全力推进绿色工业大发展、大跨越,不仅为县域绿水青山转化迈出铿锵步伐,而且为区域经济稳增长、稳预期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6月底,该县52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29.4亿元。新开工项目9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8%。
紧盯谋划
找准高质量发展“突破口”
洪雅县委书记周代军说,洪雅县立足当下,把绿水青山转化作为推动区域产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突破口”,全力推动生态工业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拓宽产业发展新赛道。
“为推动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洪雅县大胆改、勇敢闯,率先推行绿色工业‘链长制’,迅速建立企业问题清单‘一本账’、工作推进‘一张表’,实施‘一企一策’帮扶行动,精准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洪雅县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为精准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洪雅建立了每月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例会、特色产业“链长制”、县领导联系“小升规”企业、联系重点工业项目等工作机制,建立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对负增长企业、亏损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推动15家企业恢复正常生产。
“产业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运行,大力推动产业上下游强链、补链、延链,不仅多渠道拓宽了农民收入,而且为园区产业拓展、原料供应等提供了强力支撑。”幺麻子藤椒产业园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洪雅是全省30个花椒生产重点县之一,全县藤椒种植面积3.5万亩,年综合产值达8.69亿元。2019年以来,洪雅县逐年扩大藤椒种植面积,建设标准化藤椒良种繁育园等,藤椒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该地不仅藤椒产业远近闻名,而且是全国生态奶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牛奶生产强县。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奶牛小区(场)14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化小区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预计今年,仅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四川新希望乳业有限公司洪雅阳平分公司的产量将达到6.5万吨,产值突破4亿元。
紧盯项目
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8月13日,省重点项目——瓦屋山快速通道项目控制性工程麻柳坪特大桥主跨顺利完成合龙,标志着瓦屋山快速通道项目距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又迈进了一大步。该项目建成后,将连通大峨眉国际旅游西环线,成为瓦屋山连接成渝地区的经济“主动脉”。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作为地处大峨眉国际旅游环线“黄金区域”的洪雅县,森林覆盖率达71%,年平均温度16.9℃。该县正借力良好的生态、区位优势,发力绿色低碳项目,加速工业经济“绿色崛起”。
“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成型成势,洪雅县紧盯项目,出台了《洪雅县绿色工业三年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22年-2024年)》等文件,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洪雅县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为快速推动项目落地见效,洪雅还将出台《洪雅县绿色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引荐奖励办法》等具体措施,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此外,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该县为合佳科技、和盛包装、尖瑞科技办理风险补偿基金贷款3800万元。帮助21个工业项目纾困解难,新开工道达智能车辆、浩洋光电等项目7个,为推动县域经济加速跑按下了“快进键”。
紧盯落实
打好全年目标“攻坚战”
据了解,今年7月,该县规上工业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5%。1月~7月,规上工业累计产值33.6亿元,同比增长11.6%。其县域经济迸发出强劲动能,呈现良好态势。
如何跑好接力赛,站在高起点上破解发展之“困”、夯实发展之“基”、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打好全年目标“攻坚战”?“洪雅县紧盯落实,明确提出下深水寻支点、找切口,补短板、扬优势。把各项目标任务,逐一研究、逐项细化,分解到具体时间、具体领域、具体行业、具体人头、具体企业等,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倒排工期、打表推进。”洪雅县有关负责人说。
为打好全年目标“攻坚战”,洪雅一方面持续开展“一对一”联系服务企业,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鼓励企业加强生产,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用电、用气、融资等问题;另一方面,抓住成都地区转型升级、产业转移机会,积极加强和成渝企业对接联系,做好产业合作、承接。不断拓展绿色产业全链条谱系,聚力引进高附加值、税收贡献率高且符合洪雅生态环保要求的工业项目。
如今,该县正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制定“十四五”时期“个转企”工作方案,在狠抓项目推进、加强企业培育、提升科技创新等多领域发力,推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建设食品(藤椒、茶叶、乳肉制品)、竹钢两个产业研究院,加强关键技术、生产工艺研发和成果转化落地,不断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