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军善
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五年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先后五次亲临上海出席重大活动、考察指导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交办重大任务,为上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上海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开创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奏响了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最强音。
近日,中共上海市委“中国这十年·上海”主题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探索与实践。
龚正介绍,这十年,上海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连续跨过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大台阶,从2012年的2.1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32万亿元,跻身全球城市第四位;人均GDP从1.42万美元增加到2.69万美元,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从60%提高到73%以上。
这十年,上海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城市功能实现新飞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从528万亿元增长到2511万亿元,口岸货物贸易总额保持全球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从3.19%提高到4.1%以上。城市精神品格有力弘扬,国际文化大都市魅力不断彰显。
这十年,上海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牵引作用,改革开放取得新的飞跃。高起点推进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加快培育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不断放大科创板和注册制效应,全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连续成功举办四届、越办越好。“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千人拥有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达到857家和516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3000亿美元。
龚正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放在上海先行先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亲自交给上海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概括起来就是“1+3+3+3+3”。
“1”,就是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上海着力强化自主创新、改革系统集成和制度型开放,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入境便利化、“一业一证”等一批重大政策举措落地,数据交易所、自贸区“离岸通”等一批重大功能平台建成运行。
第一个“3”,就是三项新的重大战略任务。一是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78项制度创新任务基本完成,正在争取国家层面出台总体方案2.0版。二是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上海企业首发融资额达到1684亿元、总市值1.2万亿元,均保持全国第一。三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与苏浙皖三省相互赋能,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已取得重大成果。
第二个“3”,就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三大“上海方案”。目前,102项任务已经全部落地,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正在加快打造。
第三个“3”,就是三大国家实验室。这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都已挂牌,要发挥骨干引领作用,集聚更多顶尖科研机构,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
第四个“3”,就是扩大开放的三大平台。一是进口博览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二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累计形成88项制度创新成果。三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总体方案29项政策措施基本落地,要把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这个“动力核”做得更强劲。
2021年党中央批准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龚正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一年来,浦东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彰显。2021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同比增长10%,高于全市近2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超过40%。今年上半年,浦东全力确保城市核心功能稳定运转,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作用。
面对百年变局,浦东是上海抢抓战略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一张“王牌”。重点是深入推进“两特四区一中心一样板一保障”。
“两特”,就是在浦东全域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高质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关键是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的作用,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率先形成成熟、定型、有效的制度标准。
“四区”,就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核心区。浦东已经在张江科学城建设上取得明显进展,在保税研发、离岸金融、离岸贸易、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等重点领域也率先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增强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高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影响力。
“一中心”,就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浦东要着力提升陆家嘴等世界级商街商圈功能,持续增加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加快打造全球高端品牌集聚地、本土制造品牌创新地、国潮消费品牌策源地。
“一样板”,就是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治理样板。浦东要推动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的持续创新,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在探索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新路子上走在前面。
“一保障”,就是建立完善与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金融等领域,已经出台了10部浦东新区法规或浦东专章。
龚正表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明确定位,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使“世界影响力”的能级显著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征充分彰显、“国际大都市”的风范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