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皮泽红
□ 穗发宣
广州、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合作源远流长。自2009年两市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经济社会领域合作不断深入。日前,两市共同编制《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统筹引领“十四五”时期同城化工作,进一步强化广佛全域同城效应,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发展能级。
《发展规划》明确了2025年同城化发展目标,提出着力打造“一区、三轴、一环”的同城化空间格局。“一区”为南北向的广佛全域同城化引领区,沿两市197公里南北边界线,高水平共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加快探索试验区边界去行政化,引领带动广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三轴”为东西向的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轴,依托广佛同城化发展脉络及功能布局,着力打造三条功能定位清晰、要素流动顺畅,内接外联、各有侧重的东西向同城化发展轴。“一环”为广佛全域同城化联动发展环,通过串联南沙港、南沙站、鱼珠站、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重大发展平台,构成枢纽和平台互为支撑、资源和要素无障碍流动的广佛全域同城化联动发展环。
《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广佛全域同城化的重点任务。
一是共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持续提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站、广州南站、佛山站、佛山西站、广州港等重大枢纽功能和枢纽之间的便捷联通性,加快推动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高标准打造畅通广佛、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二是共促合作共赢的创新驱动发展。高标准建设广州“一区三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和佛山“一区一园一城”(佛山国家高新区、佛中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三龙湾科技城),依托广州南站片区、荔湾国际科技创新产业区、东沙片区及佛山三龙湾科技城,共建广佛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区,打造更利于广佛创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深度融合、集聚发展的创新廊道和生态圈层。
三是共筑协作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推动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壮大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等线上服务新模式。着力推动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等广佛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四是共塑绿色低碳优美的生态环境。基于“山水城田海”自然资源本底,进一步强化对广佛自然山水格局的维育。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推动碳排放达峰,加快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五是共享优质均衡普惠的公共服务。推进教育特色化、优质化、均衡化发展,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教育合作,携手打造教育高地。发挥广州优质医疗资源集聚优势,加强对佛山的辐射和服务,加快推动区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医疗卫生合作,保障广佛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就业优先,携手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使两市人民获得感更有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