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

红色达州打造成渝北翼振兴战略支点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渡口乡居民聚居点高 寒 摄

□ 本报记者 王 进

□ 李凌晨 高 寒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部,是土地革命时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创建了四川第一支红军游击武装——川东游击军,是张爱萍、向守志等50多位将军的故乡,素有“红色达州”之美誉。

近年来,达州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老区精神,增强造血功能,造福老区人民,积极融入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川陕革命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

发展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90年前,45万人口的达州市宣汉县,有10万人参加了苏区革命斗争,1万余名英雄儿女独立成军,全县层层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今天,宣汉人民赓续红色精神,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领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强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巴山大峡谷,这个曾经全县最贫困的地方,如今已经蝶变为风光秀丽的风景区,不仅吸引四面八方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而且还给当地百姓带来可观的收入。

“依托巴山大峡谷雄、险、奇、秀、幽的美丽自然风光和独特神秘的巴文化,宣汉曾举全县之力创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革命老区振兴模式,全力推进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综合开发项目,直接带动巴山大峡谷片区102个贫困村、9.1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带动片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100元。” 巴山大峡谷景区管委会主任向鲜明告诉记者。

宣汉县依托现有红色资源,擦亮红色旅游名片,打造王维舟纪念馆+宏文校“工字楼”+江口湖+清溪红色旅游特色小镇旅游环线。同时,借助巴山大峡谷等景区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融自然风光和红色旅游于一体的文旅扶贫新路子,不仅带动景区所在乡村及附近乡村产业兴旺,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村民致富增收,也直接带动了全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红色达州”传承红色精神、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达州实施“红色旅游提升年”“红色旅游攻坚年”行动,对重点红色旅游项目进行系统打造提升,围绕“川陕苏区·红色达州”定位,倾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已建成红色文化旅游重点景区4个、重点镇4个、重点村10个,“红色达州”品牌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文旅产业的发展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据介绍,预计到2025年,达州市文旅项目投资总额将达800亿元,旅游接待游客翻一番将达6000万人次,文体旅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

建设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

5月19日,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的空客A320平稳落地,达州金垭机场正式通航,革命老区打开“新大门”。

作为革命老区新一轮开放布局的重要一环,达州金垭机场的投用将促进达州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加速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推动“万达开(万州区、达州市、开州区)交通一体化”,完善铁、公、水、空立体交通网络,形成以达州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多通道综合交通运输格局。

达州自古便有“通达之州”的美誉。近年来,达州突出“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定位,全力推进“铁、公、水、空”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巴达铁路建成通车,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南大梁、营达、巴万3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47公里。高速铁路取得零突破、高速公路实现全覆盖、干线公路等级明显提升、农村公路畅乡达村,构筑起外联内畅的交通枢纽,实现了“秦巴锁钥”向“秦巴通途”的转变。

未来几年,达州将锚定“交通物流中心”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以实施万达开交通一体化“五双工程”和市域“三高一快”建设为重点,形成以达州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多通道综合交通运输格局,实现市域1小时覆盖、万达开1.5小时互通、成渝双核2小时畅达、国内主要经济节点城市3小时通达,为全面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奠定坚实基础。

“达州将加快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推进‘铁公机水’路路通。”达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速铁路建设将打通西进东出、北上南下大通道,加快形成“十字形”高铁枢纽,全面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路网;高速公路建设将形成高速公路“互联网”;航空建设将着力构建航运“空中走廊”;水运建设将重点开辟东向通江达海新通道。

加快构建“3+3+N”现代产业集群

在宣汉县普光工业园内,正原微玻纤有限公司的实验员正在聚精会神地观察显微镜。正原微玻纤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超细玻璃纤维、吸附材料及吸音绝热材料等研究和生产的高新企业,该公司负责人张小银向记者介绍说,“这种玻璃纤维看起来、摸起来像棉花一样,但它具备阻燃、隔热、隔音的特性,广泛地运用于航空、航天、家电等领域。”张小银指着一款产品告诉记者,产品打破了国外对航空隔热隔音材料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的市场空白。

在距该园区不远的赣锋锂业10万吨退役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工程现场,工人们忙碌施工,一个千亿级的产业园区正在加速形成。宣汉县发展改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宣汉锂钾资源储量丰富,品位高、易开发、价值大。根据规划,到2025年,将建成千亿产业园和全国首个深部卤水钾锂综合开发示范园;以锂钾综合开发为核心,延伸发展锂、钾、钠、卤水综合利用、硼溴碘等五大产业链。”

达州是天然气、锂钾资源富集市。数据显示,达州已探明天然气储量7200亿立方米,预测富锂钾卤水储量20.9亿立方米,经济价值达万亿级。

为利用好这一资源优势,达州明确提出以万达开(万州区、达州市、开州区)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建设为核心,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思路,完善天然气、锂钾关联的天然气精细化工、盐卤等产业规划,推动集聚区建设向纵深发展。“十四五”时期,达州将以构建“3+3+N”现代产业集群(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3个千亿级产业,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纺服饰3个五百亿级产业,医药健康、绿色建材等多个百亿级产业)为目标,力争202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500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户。基本形成以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两个高能级平台为核心,10个特色产业园“多点支撑”,制造业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新格局。建成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强市、万达开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

达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达州将紧紧围绕“我们有什么”“政策是什么”“市场要什么”,在交通和现代产业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做足传统产业“存量”文章、新兴产业“增量”文章、未来产业“变量”文章,努力形成链条完整、优势明显、特点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奋力走好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路。

2022-08-19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1671.htm 1 红色达州打造成渝北翼振兴战略支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