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全国38个城市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辽宁省大连市入选。统计显示,2021年,大连市专利授权总量为23,508件,同比增长33.2%,有效发明专利总量为20,309件。截至目前,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9.4件。计划到2025年,全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5件,累计高价值知识产权组合达到25个。
近年来,大连市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持续改善。通过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组合培育工程,大连市获批东北首家国家洁净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2家,备案市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11家,培育年运营额超千万元骨干知识产权运营中心5家。
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方面,大连市高新区、金普新区设立的总计32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试点已启动使用;探索设立知识产权投资补助资金2000万元,成功引进中科院北京化学所等投资转化专利项目13个,吸引投资10.5亿元。联合大连市金融局、大连银保监局、人民银行大连中心支行等单位成立大连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与创新发展联盟,银行、保险、担保、评估、服务等联盟成员单位达到80家,2021年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实现14.95亿元,是2018年质押贷款额的10倍。
在专利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大连市认定58家知识产权产业化示范试点单位,实现总产值118.22亿元,助力知识产权重点企业上市。组建人工智能、轨道交通装备、海参地理标志等产业知识产权联盟13家、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基地和创客空间6家,助力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创新发展。
在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全市累计964家企事业单位通过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认证,其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为全国首家知识产权贯标的科研院所,大连交通大学成为东北三省第一家知识产权贯标的高校;引导服务机构为1068家中小微企业托管知识产权业务;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86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