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现代城市

“三双”模式解锁社区治理“幸福密码”

陕西佳县把基层党建融入社区治理,为群众打造贴心、暖心、安心的幸福家园

□ 本报记者 苟 俊

□ 郭 蓉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坚持把城市基层党建融入社区治理,探索实行“三双”互动的服务模式,多点多面帮助居民解决困难、化解矛盾,实现了从过去“单兵作战”到现在“协同善治”的有益转变,为群众打造贴心、暖心、安心的幸福家园。

“党组织+党员”双服务,激活治理“内动力”。佳县全面摸排城区小区实际情况,按照“就地就近、应建尽建、方便管理”的思路,采取楼房片区+巷道片区不留死角、在职党员+居民党员全员融入、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的形式,成立小区党支部15个、巷道党支部8个,选拔56名服务意识强、群众威信高的离退休干部、退伍军人党员作为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并配备92名党员包抓楼栋,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组织体系骨架,为实现组织力转化为治理效能奠定基础。依托“双报到∙看葭州”微信小程序,促进佳县3658名在职机关党员干部直接服务群众,累计走访居民群众4520余人次,开展服务1063次,办理实事205件。

“网格管理+党员先锋”双管控,提升治理“战斗力”。推行“1+4+N”的网格治理模式,网格员每天在网格内巡逻打卡,排查矛盾纠纷,走访重点人群,真正将基层社会治理“千条线”纳入“一张网”。构建党员干部“常态化按单位集中报到、急难险重任务按居住地下沉”的“双规并行”模式,541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小区网格,开展联防联控、应急联动、惠民政策推广等工作,做到接收到指令第一时间下沉、响应服务需求、掌握社情民意,切实提高了网格服务效能。今年以来,累计收集整理居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362条,帮助化解矛盾纠纷53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6个。

“居住点+联系点”双联动,增强治理“凝聚力”。持续深化“一心+多点+N微”党群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等载体作用,引导小区内党员、小区党支部委员、业委会成员积极参与小区“微自治”。成立爱心服务党小组,采取“困难居民居住点+爱心党小组联系点”双联动的模式,常态化开展为居民理发、关爱孤寡老人、健康知识讲座、慰问困难老党员、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便利了居民日常生活,而且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2-08-12 陕西佳县把基层党建融入社区治理,为群众打造贴心、暖心、安心的幸福家园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1458.htm 1 “三双”模式解锁社区治理“幸福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