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 平 华时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以百折不挠的坚韧和毅力攻克一个个贫困堡垒。贵州经济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三,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数字经济增速连续5年全国第一,“中国天眼”瞭望茫茫宇宙,森林覆盖率达到61.51%,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基本建成。
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东部地区帮扶下,锤炼出了“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成为贵州后发赶超、奋力攀高的内生动力。
赶超进 冲出“经济洼地”
贵州省曾经有“三最”: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攻克一个个贫困堡垒。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威宁县、榕江县等9县正式宣布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贵州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更意味着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彻底撕掉了千百年绝对贫困的标签。贵州有92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192万人搬出大山,“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巨变在贵州屡屡发生。
近年来,贵州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改善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补齐安全饮水、交通等基础设施短板。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潘大福说,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为贵州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也促进了产业布局、城镇布局的优化,不仅成为贵州“黄金十年”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因素,还将是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开创大数据“新”未来
2016年8月,贵州省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成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增长极。贵州大数据已经形成了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主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省市场主体增长最快的领域,涌现了白山云、朗玛信息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了贵州三次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加快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十三五”期间,贵州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实现翻番。
在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经过数字化扫描、识别后,一个身高近6米的机器人便会将药品分类、码垛,最后通过RGV小车精准入库。有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源自精细化和集约化水平。公司通过建立中药制剂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线,可新增效益10亿元以上。”
近年来,贵州通过“千企改造”“万企融合”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动6000余户企业开展融合,核心应用“上云”企业超过两万家。
据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贵州发展的大数据,不是数据存储、清洗、加工、交易这样狭义的大数据产业,也不是单纯的大数据技术,而是广义的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运用大数据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改造山水:青山变“金山”
贵州是中国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如何守住绿水青山,如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是贵州发展必破之题。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也是贵州境内的第一大河,因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乌江曾被当地一些群众称为“污江”。乌江清,贵州兴。近年来,贵州打出系列治污组合拳。2020年,乌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乌江治理是贵州铁腕治污的一个典型案例。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从2014年起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杠”。其中,包括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成立公、检、法、司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机构,集中管辖和处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案件。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立足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规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5%以上。截至2021年底,贵州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2.51%,较10年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直接推动了贵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优良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陈少波说,贵州初步走出了一条发展底线和生态底线齐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要的发展新路。
石头缝里植出“绿色希望”
石头的山,石头的路,石头的房屋,石头的村寨。走进贵州,满眼皆山,满山皆石。
10年间,一个个普通的贵州人,在国家支持下,在东部地区帮扶下,从像石头一样的贫穷中萌发出碧绿,开花结果,锤炼出了“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精气神,成为贵州后发赶超、奋力攀高的内生动力。
贵州省台江县长滩村长期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苦日子。2019年3月,中组部干部三局二处副处长王小权(2020年不幸因公殉职)任长滩村第一书记。经调研,王小权提出发展文化旅游的设想,并征得多数人同意,和村干部一起商讨出了具体发展思路。
“路子对了,就要干到底。”长滩村现任驻村第一书记龙承元说。经过努力,之前的设想正在一一变成现实,长滩村在2020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省上下保持定力、稳中求进、接续奋斗,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创造了贵州极为不易、极不平凡的‘黄金十年’。”贵州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首席专家李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