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开中医融创发展之门

无锡惠山区中医医院传承、发展、推广传统中医,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 本报记者 程 晖

“近年来,来中医医院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随着大家对健康观念不断改变,中医不仅在慢性病的调治和养生康复中具有特色优势,在其他疾病甚至危急重症的救治中同样大有可为,中医不再是‘慢郎中’。”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院长殷向东告诉记者,通过弘扬传统医学、融合创新发展,增强中医自信,中医前景会更加广阔。

据介绍,近年来,惠山区中医医院积极传承和推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砂医学诊疗技艺”,所开设的“龙砂医学流派特色门诊”受到当地患者欢迎,而且还推广到遥远的青海省海东市,成为无锡市惠山区卫生健康委“对口支援”的重要项目。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但在现代医学手段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如何在保证自身医疗理论体系完整的基础上,利用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身手段?

殷向东院长介绍说,目前中医医院也在不断增加中医诊疗设备,比如在诊断中,除了传统的望、闻、问、切等手段外,也增加了中医四诊仪、红外热成像仪、经络分析仪等中医检测仪器,建立面诊、舌诊、脉诊的数据库,通过分析数据,从中医学角度评价患者的健康状况;同时也在积极开展中医药非药物疗法,使用诸如运气三伏九贴、督灸、中药熏洗、降糖贴、痛风贴等疗法。今年7月16日入伏,三伏贴也正式迎来贴敷高峰,深受大人和小孩的喜爱。此外,中医药方也尽量减少大方、复杂方,合理使用贵细中药材,做到了简、便、验、廉,让大多数患者更易接受。

据了解,在国家战略推动和布局下,目前各地做到了每个区县建有一个中医院,每个社区医院设有一个中医诊疗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设立了“龙砂医学流派特色门诊”,加强对龙砂医学的学术传承与推广、临床运用,从而推动了惠山区中医医院中医药工作进一步提升。“在我们中医院,患者不再只迷信老中医,因为不少中青年中医师也很厉害,这是重视学术流派传承工作的成效。”

惠山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医师张方琴介绍,顾植山教授是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作为顾植山的学生,她会定期跟随顾老师门诊抄方学习,以便较为全面的学习龙砂医学流派的诊疗技艺,运用于临床,快速提升临床诊治能力。她谈道,“龙砂医学流派”重视《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运用五运六气治病,调天人之间的动态和谐。从调“天人合一”入手,是更高层次的诊疗体系,以健康为中心,顺天应时,调整人的动态节律,则不治病而病自愈。

培养中医药传承人并不容易,并不适合采用标准化、流水线模式。有不少人质疑目前中医院校的培养模式,认为这种“学院派”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其临床经验、实操能力也不足。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要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活态传承,更需要将传统的师承带教与现代院校教育培养相结合,做到相辅相成、有效互补。”日前,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成长路径,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院校教育,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龙砂医学流派”传承人——惠山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吴贞表示,师承教育有利于学生通过跟诊、临证抄方等办法,可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也有利于传统中医的传承、发展、推广。学习龙砂医学流派五运六气后,拓展临床思路,也快速提高临床疗效,回归中医本源,找到了中医自信。

2022-08-10 无锡惠山区中医医院传承、发展、推广传统中医,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1383.htm 1 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开中医融创发展之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