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泰县在福州全市率先探索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以政府主导、市场化和公益性相结合,集信息发布、资源交易、金融配套、监督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综合服务平台,破解农村产权家底不清的“痛点”、流转不畅的“堵点”和融资变现的“难点”,形成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全过程服务体系。截至今年7月,已覆盖全县21个乡镇,全部完成产权流转773宗,总金额达33.4亿元,激活山区绿色发展新动能。
新建一本“公开账”,做好“确权”文章,实现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一是深入各乡镇、村(社区)开展资产清查,排查出可进入市场流转的资产共2047宗,预估总价值达75亿元;二是做好集体资产登记造册,目前已全部完成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成员,建立集体资产股权台账的村比例为100%;三是集体资产信息录入产权流转服务平台,让市场主体随时随处查阅全县国有、集体资产资源情况,彻底打破农村资产信息孤岛;四是全部实施场内交易,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均需进入产权流转服务中心进行流转,让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新建一个数字平台,做好“赋权”文章,规范产权流转机制。一是信息发布真实透明。对摸底建立好的资产资源清单与“三资”平台数据进行比对,对集体资产完整性进行审核、评估,确保权属明晰。线上公开竞拍全过程信息,确保实时查看流转进展情况等。二是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推行产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实施细则,面向全社会发布资产评估需求信息,以项目招标的方式,引进具有法定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集体资产进行审查核实、明确权属、评估定价,体现市场公允价值。三是建立公开拍卖机制。通过高效的信息发布平台和电子交易在线竞卖系统,引导投标人公平参与竞标,经过采取公开竞价、拍卖等方式,实现资产流转获得最大“溢价”。例如,大洋镇通过农村产权流转服务平台,开展松材线虫疫木竞拍交易,成交价格最高达270元/立方米,明显高于以往150元/立方米的一般市场交易价格,溢价率高达80%。四是交易过程合法合规。成立永泰县产权流转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设置国有资产、林地林木、农业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等5个业务指导小组,引入纪委监委力量全程监督。严把7个交易程序(项目受理、项目挂牌、报名登记、组织交易、成交确认、合同签订、交易鉴证),确保农村产权流转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新建一套互认体系,做好“活权”文章,完善产权流转增信机制。一是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合法认证。根据流转双方签订的《产权流转成交合同》,中心随即出具《产权流转鉴证书》,确保产权流转成果合法合规,增强产权流转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消除了受让方对资产合法性的种种顾虑。二是政府部门业务办理认可。产权流转服务中心推出“一窗受理”“一站服务”,协调5个政府主管部门在中心开设办事窗口,对产权流转进行分类指导、资格审查、产权查档和权属确认,打通了资产所有者、经营者与业务部门流转互认的堵点。三是金融机构融资认可。金融机构出具产权流转主体办理融资业务的材料清单,由中心、政府主管部门和产权流转双方等相关主体一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资产所有者或经营者即可凭借《产权流转鉴证书》《产权流转成交合同》等材料,通过抵押、质押等方式获得信贷资金,进一步拓展了乡村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新路径,最大化释放乡村红利。
(福建省永泰县委改革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