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金秀 黄少慧 蔡勇跃
□ 本报记者 罗 勉
“双减”政策实施已满一年。广东省多地继续在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制定减负提质方案等方面发力,持续推进“双减”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查处情况的通报》,通报近期发现的3起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查处情况。
关于广州市越秀区东方广场个人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问题。7月12日,越秀区教育局执法人员在对东方广场5楼H座检查时,现场发现有学科类培训书籍、试卷、学生练习册等资料。经问询得知,实际承租人胡某系原某培训机构教师,其承认存在违规培训行为,先后为4名学生进行物理等学科的培训,并于培训结束后收取费用。越秀区教育局对胡某进行了行政约谈。目前,胡某已停止违规培训,不再向家长收取已开展培训课程费用,并已办理退租手续。
关于珠海市香洲区鸿生教育机构违规开展一对一学科类培训问题。7月14日,珠海市教育局在对香洲区督导检查中,发现鸿生教育机构有学生在参加一对一学科类培训。经查,鸿生教育属于托管机构,以“托管服务”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涉嫌违反国家“双减”政策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和珠海市关于暂停线下教学和校外培训活动的防疫要求,香洲区教育行政部门责令该机构立即停业整顿,并依法予以立案,对其涉嫌其他违规违法行为展开全面调查。
关于东莞市文达教育培训学校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问题。7月18日,东莞市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东莞市文达教育培训学校违规组织开展学科类培训。该机构此前已申请注销办学许可证,属无证占用寒暑假期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执法人员当即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机构立即关停整顿,东莞市东城教育管理中心对机构举办者进行约谈,要求妥善安置学生,认真做好退费和解释工作。
广东省教育厅提醒,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要从上述通报问题中吸取教训,严禁无证照举办学科类培训,严禁以“托管服务”、非学科类培训等名义超范围举办学科类培训,严禁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切实保障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制定减负提质方案
近日,《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减负方案》)印发。《减负方案》指出,强化作业设计质量管理,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由教师随堂指导;切实加强对考试频次的管理,严格落实学校期中期末考试等级评价制度,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彻底改变“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导向。
《减负方案》指出,将加强作业管理,制定《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指南》,完善《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指引(试行)》,健全作业设计质量校本管理。指导做好随堂作业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由教师随堂指导。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作业完成情况的分析诊断,探索建立教师网上作业辅导与答疑机制。
《减负方案》还提出要健全家校教育体系,引导家校协同推进学生作业、睡眠、手机、体质、读物、考试等“六项管理”。共同实施以“三减三增”为重点的减负行动,即“减作业、增睡眠,减培训、增运动,减刷题、增实践”。学生在学校完成作业后,家长不应该增加学生课外作业或校外学科类培训。共同引导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开展体育锻炼、阅读、文艺活动等,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护视力健康,防止沉迷网络。
《减负方案》要求统筹处理好考试、作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关系,严格落实学校期中期末考试等级评价制度,彻底改变“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导向,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重视“教学-作业-考试”育人一致性,切实加强对考试频次的管理,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评价方式,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坚决克服唯分数倾向,严禁考题超标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