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薛秀红
自6月1日起实施的部分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以下简称“车购税”)政策已1月有余,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6月,全国共减征车购税71亿元,减征车辆109.7万辆。从排气量来看,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征税款34亿元,占比约48%;1.6升~2.0升排量乘用车减征税款37亿元,占比约52%。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产业链条长、涉及就业面广、拉动消费作用大。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研所副所长李平认为,车购税减半征收政策从消费端和供给端两侧共同发力:在消费端,能直接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有效调动消费者的购车积极性,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在供给端,有助于缓解疫情对汽车产业的冲击,加快汽车企业复工复产进程,推动行业整体复苏回暖及可持续发展。
调控政策更精准
车购税一般指车辆购置税,是指对我国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此前,受疫情、产业链断供等因素综合影响,汽车行业表现不及预期。中汽协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4月,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768万辆,同比下降12.3%。传统燃油车销量下滑现象更加严重,累计乘用传统燃油车的销量492万台,较去年同期累计增速降幅达18%。
今年5月下旬,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提出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5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国家曾在2009年和2015年实施过两次购置税减免政策,而本次减税政策所包含的车辆基数比以往两次更大。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副司长刘运毛表示,此次车购税优惠政策具有三个特点:惠及范围再扩大、政策发力更应时、政策调控更精准。以往的减税政策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1.6升及以下的乘用车,而此次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政策实施时间明确自6月至今年年底,共7个月,更有利于快速、有效拉动汽车消费;提出了单车价格不超过30万元的限制条件,以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精准调控的作用,据了解,像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的入门级车型同样被纳入减税范围,消费者可选车型和品牌更多样化。
让消费者享受实惠
记者走访了北京一家汽车4S店,车主杜先生刚刚交款开发票,成为这家4S店享受车购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又一车主。杜先生乐呵呵地说:“我今年年初就打算换车,一直犹豫换车型的问题。上月听说有优惠政策便来打听,索性就买有优惠的车型了。原来要缴税15,000元,现在只要7000元就可以了,很实惠啊。”
享受到政策利好的不只是购车人。汽车销售连先生在一旁表示,自5月31日政策公布后,就陆续接到客户的咨询,原本几位犹豫的客户已经有了换购意向。“我们门店销售的品牌车型绝大多数都在车购税减半征收政策范围内。这个月来看车的客户明显比上个月多了一半,成交量也比较可观。”在连先生看来,车购税减半征收不仅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惠,也提升了他们经销商的发展信心。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近期对购置税减免政策在终端市场具体表现进行了问卷调研也印证了这一政策发力显现出的成效。调查样本涉及21个省份,88座城市,包含16家经销商集团,36个汽车品牌。经销商普遍认为,600亿车购税减征政策出台,提振了消费信心,首购、换购的消费者增多,有效降低了消费群体的购买压力。购置税政策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目前有33.8%的经销商表示新车优惠幅度加大,32.4%的经销商表示客流量同比去年有所增长,58.4%的经销商表示6月新车销量环比增长。
提振车企发展信心
有专家表示,车购税优惠政策对汽车消费市场的拉动效应,势必会传导至汽车制造企业,特别是在经历疫情影响后,汽车消费市场的回暖,驱动了整个汽车制造行业的链条,有效提振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经营信心。有分析显示,该政策力度已远超市场预期,有望拉动100万~200万乘用车新增需求。乘联会则直接将2022年乘用车预期销量从1900万辆提升至2100万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这项政策有望拉动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以及部分入门级豪华品牌车型销量的增长。
乘联会预计,在政策驱动下,乘用车市场将快速回暖。据以往经验,高潮期将在政策到期前的两个月,也就是今年的11月和12月。彼时,车市也将呈现出多年未有的销售火爆状态。
另悉,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郭守刚近日在国新办举办的稳定增加汽车消费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抓紧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延续政策,优化“双积分”管理办法,做好与补贴退坡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