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 赋能乡村振兴

安徽桐城市以信用评定为契机,依托本地特色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弘扬文明诚信新风尚

□ 胡圣环

近年来,安徽省桐城市扎实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统筹推进乡风文明塑造、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群众守信用信意识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乡村振兴新动能源源不断。

文化搭桥 乡风文明有所依

“党建引领信用村,干部群众都欢迎。全市上下共行动,信用村户来评定。信用等级有排名,个人集体都光荣……”近期,桐城市大关镇发布的一则《鼓书说唱:为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叫好》视频被广大网友转发、热议,地道的方言小调与党建引领信用村主题相融合,让诚信文化迸发出新活力。

“现在桐城市都在宣传党建引领信用村政策,我们大力支持,守规矩讲文明,教育子女诚实守信,感觉村里的风气都变好了。”大关镇旵冲村3A级信用户梅申学说。

桐城市以信用评定为契机,依托本地特色文化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文明诚信新风尚。精心制作黄梅小调、鼓书说唱短视频为信用建设宣传造势;深入挖掘本土“裁襟励子”诚信故事,提倡树立好家风;开展“榜样宣讲”,发挥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示范带头作用,将党建引领信用村的诚信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引导群众守信践诺、向上向善,为乡村振兴强魄铸魂。

积分管理 基层治理有新招

走进桐城市青草镇复兴村信用超市,货架上摆放着各种生活用品,物品上标注着信用分值,陆陆续续有村民前来以分兑物。

据了解,该村信用超市采用积分兑换制度,积分可通过提升信用等级、践行乡风文明、参与乡村治理等途径获得,以此鼓励村民日常遵守村规民约、参与村庄发展大小事务。

信用超市是该市开发的信用应用场景之一。近年来,桐城市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不断创新“信用+”应用场景,让“信用”与村民的权责连通,彰显守信价值。通过建立村民信用积分和分类管理机制,推出“信用+志愿服务”“信用+接诉议事”“信用+乡风文明”等积分获取激励措施,激发村民参加志愿服务、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热情。各村设立积分超市,引进积分兑换系统,让村民感受到“信用有价、守信有益”的生活体验。不断扩展信用积分使用场景,聚焦民生实惠,在乘坐城乡公交、借阅图书、健康体检等福利清单创建方面积极探索。以小积分推动基层微治理,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信用推动、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信贷助力 产业发展有“钱”景

在桐城市黄甲镇葛湾村云里山间茶厂内,村民姜友本正在调试新购入的炒茶设备。此次设备的更新,将大大提高茶厂效能,带来更多收益。

“今年因气候影响,茶叶减产严重,收入下降,机器需要更新换代,生产也需要资金周转,一时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在金融村官的指导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请了信用贷,没想到贷款很快就下来了,而且利息低,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姜友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我们通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对A级以上信用户、新型经营主体进行了全面摸排,不需抵押担保,通过信息变信用,信用变信贷,为乡村产业发展引入金融活水。”葛湾村党总支书记吴成立介绍说。

今年以来,桐城市组建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建立定期走访联系村组、重点走访联系产业、普遍走访联系农户的“三访三联”机制,了解农户信贷需求。开发金农农e贷、金农商e贷、“兴存贷”“创业贷”等21款全流程线上信用金融产品,信用户、信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村最高可获得3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及利率优惠,有效解决了农村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2022-07-10 安徽桐城市以信用评定为契机,依托本地特色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弘扬文明诚信新风尚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50571.htm 1 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 赋能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