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 琮
近期,河南省委决定在全省实施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这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体制改革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是破解河南省发展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的探索实践,是以关键环节改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有力举措。作为省委专门负责改革工作的部门,河南省委改革办要坚决贯彻省委部署,坚持把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会同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各项改革举措的实施,真正让制度设计“最先一公里”与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有机贯通,确保各项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紧盯目标任务,抓实统筹协调。在省委深改委领导下,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推动综合配套改革有机衔接、有序联动、有效贯通。加强政策统筹,按照项目化、清单化的要求,建立综合配套改革任务台账,分类梳理任务清单,理清各项改革的“联络图”和“关系网”,形成环环相扣的政策体系,使各项举措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加强进度统筹,区分轻重缓急、难易程度,督促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细化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使各项改革相互衔接、相得益彰,避免相互掣肘、扯皮。加强效果统筹,坚持整体推动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对任务明确的具体改革盯紧抓牢、尽快见效,对探路性质的改革试点鼓励基层大胆探索,扩大改革受益面,提高改革整体效能。
紧盯政策落地,抓实精准实施。按照可操作、易落实、真管用的原则,对重点改革事项实施对应一个政策、一套操作规范、一批应用场景、一套评估体系的“四个一”推进模式,提高改革精准发力、精准落地能力。坚持标准化操作,对重点改革条目化制定具体操作方案,明确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成效怎么检验,突破“一时一地一事一议”的传统模式,防止政策棚架。坚持模板化运行,完善“专班+清单”落实机制,阶段性梳理问题清单,及时协调解决。坚持场景化检验,对完成的事项及时销号,确保改革真刀真枪、真推真做。
紧盯主体感受,抓实督导评估。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把创新主体的获得感强不强、满意度高不高,把创新发展的活力有没有充分激发出来作为评价改革的标准,及时听取科学家、企业家、创业者的意见建议。加强改革的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估,对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推广应用,使实践成果尽快上升为制度成果,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研判,需要出台新的改革举措的尽快调整完善。加强改革举措、成效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关心改革、知晓改革、支持改革、监督改革,形成创新发展配套改革的浓厚氛围。
(作者为河南省委改革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