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吉林生态环境连续18年保持良好水平

本报讯 曹元 记者王也从吉林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的《吉林省2021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获悉,日前发布的《吉林省2021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从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三个方面,全面客观评价了吉林省生态环境。总体来看,吉林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8年保持良好水平。

据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蔡宝峰介绍,为保护好吉林省的最大优势——生态优势,近年来,吉林省深入推进以下几项重点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开展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保卫战,持续推进湿地与河湖保护修复、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长白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以森林、草原、湿地、河湖为主的自然生态空间占到了吉林省总面积的60%以上,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稳固。

二是不断加大生态监管力度。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具有吉林省特色的生态安全格局。连续5年组织开展了“绿盾”自然保护区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发现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8.99%,生态破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积极培育生态示范创建典型。“十三五”期间,吉林省新增8个省级生态县(市、区)、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4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动地方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为抓手,不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升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有效路径。“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生态强省建设为主线,以提高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监管、生态创建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效的生态支撑,为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作出吉林贡献、体现吉林担当。

2022-06-10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9918.htm 1 吉林生态环境连续18年保持良好水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