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 俨 王咏雪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召开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暨建设“四新”经济集聚区动员大会,发布《崂山区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建设“四新”经济集聚区三年行动方案》,聚焦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四新”经济集聚区建设,制定“一二三七四五”行动路线图,引领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全面铺开、加速起势。
确立“一二三”总目标
擘画实体经济发展“新蓝图”
崂山区确立了“一二三”发展总目标,擘画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新蓝图,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指建设“一个集聚区”,即高水平建设“四新”经济集聚区;到2024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5%。
“二”是指打造“两个强磁场”,即打造“企业强磁场”和“要素强磁场”;到2024年,实现“四新”经济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5%的目标,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家,独角兽和瞪羚企业累计分别达到10家、25家,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8%以上,新引进各类顶尖、高端人才300人。
“三”是指迈上“三个新台阶”,即规上工业总产值每年提升100亿元、到2024年突破700亿元,制造业占比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到2024年达到21%,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提升至600亿元。
抓实七条重点产业链
打造实体经济发展“主阵地”
集聚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研究提出四大高端制造业产业链和三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并确定了海尔智家、歌尔科技、汉缆股份等20家“链主”企业。
一是重点布局四大高端制造业产业链。重点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健康四条高端制造业产业链,力争到2024年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
二是提升发展三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做大做强现代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旅游等三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力争到2024年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
建设四大专业化园区
打造实体经济发展“聚集地”
高水平建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健康四大专业化园区,做好优质项目落户全流程服务,打造实体经济发展“聚集地”。
一是虚拟现实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1600亩。虚拟现实整机、光学模组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9月建成投用,2024年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二是人工智能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3100亩。年内推动易来智慧照明总部、软控智能绿谷等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山东省家庭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启动建设。
三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支持高端智能家电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中科曙光总部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启动国际创新园二期项目规划实施,打造中国软件名园。到2024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
四是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布局于崂山区创智谷片区和健康城大北海片区。
实施五大专项行动
织密实体经济发展“保障网”
实施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重大项目招引、生态体系搭建、要素资源保障五大行动。
一是传统产业提升行动。推动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对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赋能。
二是新兴产业培育行动。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区,建立1个国际领先、5个垂直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三是重大项目招引行动。强化重点产业项目招引,每条产业链每年新引进30亿元以上项目或行业引领性项目两个。
四是生态体系搭建行动。持续发挥产业联盟效能,成立七大产业链产业联盟,推动组建创新联合体两家以上。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工程,推动技术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五是要素资源保障行动。加强工业用地管理,严守7500亩工业用地规模底线,新增工业用地按“标准地”模式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