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观察

“智慧防汛”助力精准预警高效处置

浙江温岭市打造“内涝治理在线”平台,已处理改造积水点100多处,疏通下水道30多万米,清理圆方井3万只次

□ 方先东

作为我国台风登陆次数最多的城市之一,浙江省温岭市存在较大内涝风险。近年来,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温岭住建局”)深入贯彻落实数字化改革精神,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和未来导向,聚焦城市内涝痛点、难点,打造集“精准预警、高效处置、多跨协同、闭环管控”为特色的“内涝治理在线”应用平台(以下简称“智慧防汛平台”),探索城市智慧治理,成效显著。

目前,智慧防汛平台入选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数字化应用场景第一批试点项目,已正式上线。207公里雨水管网、4处下穿立交、203处地下空间、32处历史涝点、24万件救援物资等信息,已纳入智慧防汛平台。截至目前,已处理改造积水点100多处,疏通下水道30多万米,清理圆方井3万只次。

全链化无缝联接

实现精准预警能力

数据共享,家底一目了然。温岭住建局打破信息孤岛,汇聚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公安、应急等部门数据资源,构建防涝治涝基础数据“一张图”,搭建无缝联接、高度融合的数据核心,实现数据对内对外协同共享。通过数据资源,智慧防汛平台实现城市内涝风险模型演算、内涝险情事件应急处置。并结合自动与人工研判方式,制定部署方案,实现内涝风险精准预警。

智能监测,风险精准识别。采用物联网技术,温岭住建局将覆盖全城区的河道、道路、小区、易积水点位等监控接入智慧防汛平台,通过大屏三维感“一屏可见”,实现全市降雨、江河水位、水库水情、泄洪流量、城市易涝点及交通路网、重要通信、供电、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全天候全流程精准监测。通过水文水动力模型科学分析辖区内各区段高程信息条件下的水体淹没情况,充分开发信息资源,延长水务事件的预见期,提高预报准确性。

高效评估,预警及时发布。借助应急指挥信息预警平台,温岭住建局建立各部门监测预警联动机制,以预警信息落实责任。各部门通过智慧防汛平台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趋势,适时组织分析会商,按照汛情发展和危险程度,及时发布四色预警。同时,依托系统内短信平台和新闻媒体,将预警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全市相关防汛单位及公众,提前做好相关应对防范准备,为险情处置、人员转移等争取黄金时间。

一体化协同治理

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一是全员互动,信息“一手报料”。温岭住建局采用多元化上报方式,实行“一人接警、联合处置”的工作机制,确保零延时。通过平台视频监控,实时发现处置内涝险情。

同时,通过巡查人员进行实地巡查及二次确认,利用手机APP进行实时上报信息等方式,全面精准收集市区积水点位情况并分享各级防汛责任部门,使其了解和掌控汛情,提高处置效率。此外,还加强与公众联动,市民利用平台主动上传身边的积水情况,审核通过后即可上线,供更多市民出行时参考,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智控,人智双巡联动处置。

二是部门联动,指令“一键智达”。依托智慧防汛平台,温岭住建局联动应急、公安、水利、住建等部门,建立内涝风险协同管控和内涝险情协同处置工作机制,变过去相对单一纵向的指挥体系为纵横交错的联动体系。结合风险预警信息,通过点击查询风险详情,并调取视频查看周边情况。基于风险详情及周边情况,发起视频会商,调取应急预案,发动内部处置及外部联动救援。比如,针对需立即处置的险情,与应急、水利等部门进行联排联调,并在线反馈处置情况。

三是创新驱动,执行“一贯到底”。温岭住建局组建立体防汛防台矩阵,发挥应急防汛防台队伍与辖区力量,通过一体化智慧平台统筹调度,实现力量动态分配。智慧防汛平台已将全市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房、山洪风险点、避灾场所等防汛重点要素纳入其中,实现风险管控一张图。如发现异常,立即通过平台发布转移或救援指令,并自动列出最近的应急资源、救援队伍所在位置及到达现场的最佳路径,确保转移避险快速、准确。

全时化智慧管理夯实科学处置能力

一是闭环管理。温岭住建局梳理汛情的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恢复的全流程业务,进一步健全“日常管理——风险预警——报警处置——事件复盘”的大闭环管理体系,利用数字赋能技术,明确平时管什么、风险如何提前预警、内涝发生后如何及时处置,并开展复盘工作,反思日常管理、风险预警、报警处置三个环节中的不足并优化。同时,实现非汛期与汛期,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全年全时段风险管控。

二是分析对比。温岭住建局建立市内涝治理案例库,自动记录每次内涝事件的详细信息,自动分析预报降雨与实际降雨、预报水位与实际水位的吻合度,分析预报涝点与实际涝点差异的成因,并分析涝点处置环节的及时性及合理性,反思“日常管理——风险预警——报警处置”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优化预警模型、完善管理机制、迭代系统平台,不断完善内涝风险的精密智控体系,形成全时间链的内涝事件追溯体系,用于日后辅助管理决策,确保“打一仗进一步”。

三是智能改造。汛情结束后,温岭住建局根据险情积水情况、积水处置响应效率和过程记录等对汛情中出现的积水情况进行复盘,从主观和客观因素上进行分析和总结,对积涝隐患问题等客观因素进行梳理、督办整改、逐一销号。通过全可视化管理、人工智能诊断等手段,满足对排水管网不同场景、不同层级、不同维度的全面监测需求,实现对排水管网异常、隐患、风险进行排查、预警、诊断、处理。

2022-06-10 浙江温岭市打造“内涝治理在线”平台,已处理改造积水点100多处,疏通下水道30多万米,清理圆方井3万只次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9882.htm 1 “智慧防汛”助力精准预警高效处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