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现代城市

“三项探索”开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新模式

河南洛阳市洛龙区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文化进社区等领域的提质创新

□ 本报记者 范纪安

□ 郑雅静

近日,河南省洛阳市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暨城市提质工作观摩组来到洛龙区厚德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龙瑞B区、东方今典社区、政和东路打通城市改造项目4个点位,深入了解洛龙在老旧小区改造、文化进社区等领域的创新。

去年以来,洛龙区认真贯彻落实洛阳市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暨城市提质工作“351”行动计划,积极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公共服务进社区、项目投融资三项探索,努力实现创新突破。在洛阳市第一季度文明典范城市常态化创建考评中,洛龙区位列全市第一,并获得全市最高奖励100万元。

探索EPC+O方法

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新模式

今年以来,洛龙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着力推动理念创新、模式创新,通过“EPC+O”建设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新模式,由中铁十六局全面负责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及后期运营管理,实现居民一分钱不用掏即可全面改造。

以正在实施改造的龙瑞B区10号楼为例,经测算,该栋住宅楼改造支出约590万元,主要包括加装4部电梯共需180万元;楼顶改造每平方米约3000元,1000平方米共需300万元;加装光伏每平方米1100元,共需110万元。从后期运营收益来看,光伏发电每年收益26万元,楼顶空间每年收益43万元,电梯广告每年收益8万元,年度总收益近80万元。这样,改造完成后约8年即可收回成本,如允许楼顶空间新增房屋出售,只需要6年就能收回成本。按照协议,该小区改造的综合收益实行四方分成,运营单位中铁十六局获益80%,区政府分成10%,村集体和群众分成10%,可实现四方共赢。同时,新增住房还可以有效解决洛龙区公租房、青年公寓、群众安置房等问题。

探索社区“五进”活动

创新公共服务进社区新模式

在公共服务进社区方面,洛龙区着力推进“三化”:坚持标准化,实现体育、文化、养老、物业应进必进,有条件的小区实现商超进驻,打造乐养居、乐宜购、乐健身等乐系列品牌;突出组织化,建设片区、社区、小区三级公共服务组织,聘请王绣、关美丽、叶鹏等辖区名人为区总社社长,定期到社区对骨干分子进行指导培训,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育文化的蝶变;打造品牌化,发挥体育文化骨干分子和老党员、老干部作用,形成“龙瑞大叔”“东方小今”等志愿者品牌,小区居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探索债贷结合、投建联动方式

创新融资新模式

在项目投融资方面,今年洛龙区坚持债贷结合,累计发行专项债5.9亿元,国开行第二批政策性金融资金98.9亿元也已批复备案。

坚持投建联动,既发挥政府项目的资源优势,又用好央企、国企的投融资功能,与央企、国企合作项目68个,通过项目投建联动融资54亿元,实现了地企共赢。

此外,坚持引进资本,依托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4000万元建设了首批社区体育公园和百姓健身房。同时,第二批投资7000万元的项目年底前也将全部建成。

2022-05-27 河南洛阳市洛龙区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文化进社区等领域的提质创新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9654.htm 1 “三项探索”开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新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