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周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富裕,让全体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志愿服务让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幸福生活的期待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志愿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成为衡量共同富裕的重要层面。浙江省天台县“温暖有约”养老志愿服务应用落地落实,把志愿服务工作放到“走好共富路”的大局中去谋划,对老年人群体的需求展开精准对接的志愿服务,以基层志愿服务先行示范的姿态,形成具有志愿服务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按照“老年人群体所需,志愿服务者所能”,一体推进志愿服务下基层,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助力老年人群体享受共同富裕的红利。
“小切口” 大服务
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成为共识,老年人群体的困境被聚焦,家庭养老供需不平衡,养老服务机构空缺大,老年人的物质关怀和精神关怀不仅面临困难,而且很容易被忽视。在志愿服务领域为老年人群体解决切实存在的困难,以帮助老年人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为“小切口”,整合社会志愿服务资源,形成爱老敬老扶老的风尚,以体现温暖的大服务助推精神文明的高度。“温暖有约”志愿服务应用的构建基于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三张清单”所开展的调研,明确了志愿服务对象,重点服务于75周岁以上独居、行动不便、患慢性病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群体,设定精神关怀、代跑代购、司法服务、生活需求四大类12个子项目,覆盖了老年人群体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相关领域,成为基层治理的“小切口”,有效地将为群众办实事融入了志愿服务中。
小平台 大关爱
面对志愿服务力量有限的困境和志愿服务体制增效的赋能需求,“温暖有约”数字应用场景打造的平台实现了迭代升级,重塑了志愿服务体系,体现了对老年人群体的“大关爱”。该平台遵循系统化、简单化、实用化的要求,让志愿服务事项分类并集中进驻,同时对志愿服务进行网上流程呈现,对志愿服务数据分层共享,真正做到数据先行。该应用场景通过联动数据“一图通览”,对接民政、卫健、残联等13个数据来源系统,盘活全县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37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服务资源,绘制覆盖全县关爱地图。通过联动资源“一键预约”,老年人群体可通过一键扫描温暖有约“和合码”,在“约服务”栏目发布个性化需求,也可由他人代为发布,甚至方言语音发布。通过联动群团“一网帮扶”,充分发挥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会和机关志愿服务联合会的组织优势,形成专业化、全域化、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队伍和网格体系。“三个一”体系的数据可视化呈现解决了志愿服务力量多跨协同、志愿服务资源如何有效整合的问题,数据指标分布热力图一目了然。既注重老年人群体中个性化服务的差异化需求,又可使特殊老人得到重点帮扶,以平台为媒介体现了共同富裕内涵中的“大关爱”。
小奖励 大激励
全覆盖的“网格化”志愿服务体系使志愿服务深入最基层,直击老年人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发动社会所有的志愿服务力量,需要切实有效的机制保障。在政府主导的统筹协调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政府+社会“双轨道”运转机制》《志愿者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志愿嘉”志愿服务激励办法》《“三方互信”志愿服务信用评价机制》相继出台,为健全政府与社会服务的合作体系提出了规范化、常态化的保障机制,为激励社会志愿服务力量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确保了志愿服务联动、运行、考核、激励保障的环节全畅通。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共同合作,完成供需对接、服务记录、信用评价、激励褒奖,以“小奖励”的实施保障激励全社会志愿服务能量的集聚,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小帮扶 大温暖
志愿服务的理念以精准帮扶为核心,老百姓有需求,志愿服务要到位。“温暖有约”具有个性化的帮扶措施,也具备帮扶内容延展性的扩展能力。截至今年4月20日,“温暖有约”志愿服务平台已有注册志愿者4.2万人,录入老年群体中的帮扶对象2.5万人,共接收约服务订单1.3万次,志愿者接单完成服务1.25万次,参与志愿者2.4万多人次。志愿服务不局限于“约服务”栏目现有的十二门类。同时,根据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所衍生的老年人群体的其他需求做出了志愿服务的调整。老年人群体在疫情当前的特殊时期,志愿者根据平台点单的服务内容,帮助老年人进行健康码申领、核酸检测、新冠疫苗接种、“移动食堂”轮值送餐暖胃,用老年人习惯的方言土语进行反诈骗宣传,开展疫情之下的采茶助农志愿服务等。个性化的帮扶共筑社会成员之间的大温暖。
“小切口”促进“大服务”,“小平台”体现“大关爱”,“小奖励”带动“大激励”,“小帮扶”共筑“大温暖”。“温暖有约”数字化应用场景整合有限的志愿服务力量,重塑志愿服务数字化服务流程,实现为志愿服务赋能的目标,为志愿服务提质增效插上了翅膀,在志愿服务智慧化的领域内不断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