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野

“门家洼”结出“产业果”

山东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新村集体发展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力量

□ 陈洪波

“感谢群内各位朋友的支持,今天的蔬菜已全部预订出去,我们将及时配送。”发布信息的是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新村冬暖式蔬菜大棚项目负责人姜福田,也是“管口小店”新鲜蔬菜微信群的群主。“管口小店”蔬菜全部是现摘现送,价格实惠,建群不到3天,就吸引了400多人进群,每天300份的配额往往半个小时内就预售一空。

冬暖式蔬菜大棚项目只是管口新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管口新村先后建设了优质葡萄种植基地,农业有机肥生产中心,集接待、培训、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以及粮食烘干储存项目、现代农机服务中心等多个产业项目,一条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产业链条已然形成。

盘活资产 夯实发展基础

几年前的管口村还是一个软弱涣散村、经济“空壳村”。2014年村“两委”换届后,村医王法义被选举为村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支部从清理集体资产和盘活集体资源入手,将村内到期的1200米河堤和部分坑塘进行重新评估,实行公开招标,最终获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12万元承包费,是原承包费的20倍。村里用这笔资金购买了3万棵树苗种植在村边地头,目前总价值超过了300万元。

“评估价值虽然不是现金,但为管口新村下一步集体经济发展增加了底气和砝码。”王法义说。

支部引领 找准发展路子

村支部注册成立济宁春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分散承包在村民手中的1300亩土地流转整合,集中力量发展现代农业。流转后的土地由春粟公司统一经营,根据订单情况和市场行情,灵活调整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土地流转后公司提前一年支付村民保底分红,经营获利后再支付二次分红,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没包地之前就只有地里那点收入,一亩地一年挣不了一千块钱。包给村里土地流转之后,再加上自己打工,一年多收入一两万块钱是有把握的。”村民管邦明说。

多方合作 解决掣肘问题

“管口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合作共赢的过程。”王法义介绍说。

村集体以公司为平台,与砺耕农业公司合作,种植优质小麦、高油大豆、高蛋白大豆等,砺耕农业提供土地租金、农资、技术、销售平台,村集体拿出部分资金,盈利后村集体可分得整体盈利的30%。

利用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专项资金100万元,再加上引入济宁双屹农业公司100万元资金,在土地流转溢出的50亩土地上建设了葡萄园项目,聘请山东果树研究所专业技术团队,为公司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支持、技能培训服务。

2021年,管口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80万元,公司增收5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2,000元。

连片发展 带领周边共同致富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管口新村与周边6个村联合成立春禾农业公司,共享资源技术,抱团连片发展,打造济宁市兖州区西北平原带洸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一园两区三中心四基地”的发展布局初具规模。

“我们会紧紧抓住示范片区核心区优势,积极争取搭建农业现代化载体,构建完整的乡村产业体系,努力打造集约型、高效型、循环型、智慧型高效农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管口力量。”王法义说道。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2022-04-22 山东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新村集体发展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力量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8667.htm 1 “门家洼”结出“产业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