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付朝欢
3月1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前两个月宏观经济数据,工业生产和投资消费增长加快,进出口增势良好,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月~2月,国民经济恢复好于预期。“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呈现出了真正的暖意。”
市场销售增速回升
春节和冬奥带动作用明显
农历春节是每年的消费旺季。今年春节又遇冬奥,市场销售和服务业恢复情况如何?
“上年同期,受到就地过年等因素影响,长距离出行大幅度减少。今年虽然部分地方还存在散发疫情,但是疫情防控整体上更加精准。”付凌晖说,从1月~2月情况来看,长途出行明显增加。无论是铁路客运量,还是民航客运量,比去年同期都是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此外,餐饮收入同比增长8.9%,仅餐饮收入增长拉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去年12月高1个百分点左右。
数据显示,1月~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比上年12月加快了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之后,实际增长了4.9%。“今年以来,市场销售在春节消费和冬奥因素带动下明显改善,增速出现了回升。”付凌晖称,大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滑雪运动装备和冰上运动类商品销售也是成倍增长。
春节和冬奥消费也带动了相关服务业需求的释放,批发和零售业、住餐行业的恢复有所加快。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和疫情条件下线上需求的增加,带动了相关服务业增长。但付凌晖提示,总的看,服务业增长还是低于疫情前的水平,服务业仍在恢复之中。
汽车和石油类商品销售增长加快,也拉高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月~2月,限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9%。付凌晖分析认为,疫情下,居民短途自驾出行需求在增加,对汽车的需求是在扩大的。今年前期“缺芯”情况在缓解,汽车供应也在增加。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汽车销售增长。同时,由于油价上涨助推了相关销售的增加。1月~2月,限上单位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6%。
今年网上年货节促销活动力度比较大,也带动了相关销售的增长。1月~2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3%,比去年12月份明显加快。“这些情况表明,我国消费市场韧性足的特点比较明显,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没有改变。随着经济持续恢复,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态势有望延续。”
付凌晖表示,近期国内多地疫情散发,对相关地区消费制约可能会增大,消费恢复基础仍不牢。疫情对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的制约仍然比较明显,文化旅游、交通客运、餐饮零售等服务行业仍然比较困难。下阶段,要落实好扩内需政策,落实好对服务业困难行业的支持政策。
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需要注重提高投资效率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两位数增长,增速明显加快。数据显示,1月~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比上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付凌晖分析了投资回升的原因。
其一,稳增长稳投资的政策发力。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强资金等要素保障。去年四季度,已经发行了1.2万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主要对投资拉动可能会落在今年。同时,又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限额1.46万亿元。付凌晖说,“1月~2月,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资金同比增长33.9%,有力支持相关投资。大项目投资增长明显。1月~2月,计划总投资在亿元及以上的大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5.8%,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接近60%。”
其二,积极推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成效明显。今年以来,各地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制造业投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很多地方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大项目陆续开工。同时,随着制造业稳步恢复,装备和高技术产业的市场需求在扩大,支撑了制造业投资加快。1月~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9%,比2021年加快7.4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2.7%,装备制造业增长34%。
其三,基础设施投资和民生领域投资加大。各地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积极推动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等投资建设。1月~2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比上年加快7.7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信息传输业方面的投资分别增长22.5%和15.2%。同时,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的力度持续加大。1月~2月,教育、卫生投资分别增长19.8%和29.3%。
付凌晖强调,在投资快速回升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提高投资效率,既要有利于当前的稳增长,更要惠及长远,防止无效和低效投资。
外贸韧性强潜力大
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速的还有进出口。数据显示,1月~2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3%,其中出口增长13.6%,进口增长12.9%,贸易顺差同比扩大。
“今年以来,我国的外贸增长韧性持续显现,去年我国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在高基数基础上,1月~2月进出口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付凌晖认为,推动外贸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生产供给稳定优势明显。从全球来看,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做得较好。生产秩序比较稳定,尤其是我国工业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优势明显,企业在疫情条件下,适应外部需求变化能力在增强,有利于支撑出口增长。
二是世界经济尽管受到国际大宗商品涨价等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但总的来看,世界经济恢复态势没有改变,对中国的产品需求仍然在扩大。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3.6%,其中出口订单指数上升到50.8%,重回到扩张区间。这些对我国出口仍然会有一定的拉动。
三是稳外贸政策还会持续显效。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加快自贸区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助力外贸持续增长。
四是国内经济恢复有利于带动进口增加。我国注重扩大贸易伙伴,满足国内生产、人民生活的需要,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相关国家经济增长注入了动力。随着我国经济逐步恢复,进口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付凌晖判断说,下阶段,尽管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但我国外贸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不会改变,全球合作发展趋势也不会改变,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也不会改变,我国外贸仍将有望保持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