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 伟
近年来,江苏省泗阳县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系统思维、紧盯关键环节,切实发挥改革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全面推动“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致力打造产业循环最畅、城市品质最佳、乡村业态最美、生态环境最优、文明程度最高、幸福指数最强的“千里运河最美县”。
聚焦新型工业化引领
夯实产业强县新支撑
实体经济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基石,泗阳县围绕“三年进百强、五年达千亿”奋斗目标,全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升级。
优化产业招商机制。围绕“2+3+N”产业体系,制定10条重点产业链“一链一策”强链计划,创新开展“流水线”招商模式,科学建立“1+555”招商服务体系,构建形成“多块联动、分层分责”招商力量协调机制。2021年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超百个,一批投资超50亿元、百亿元项目成功落户,重大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优化项目推进机制。构建新引进重大项目挂钩推进和“四个一”政企沟通机制,建立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推进“极简审批”走深走实,放大“泗易办”政务品牌影响力,确保项目落地无障碍、发展零阻碍。新开竣工亿元以上项目数实现新突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突破”。
优化园区发展机制。稳步推进园区“去行政化”“一区多园”改革、规范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省级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位居省级开发区第九位、苏北第一位,吴江(泗阳)工业园获批省级特色园区,高新区获评全国农业科技园区,“十四五”期间力争创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省级高新区,打造省级南北共建特色园区先进样板。
聚焦新型城镇化承载
优化城乡一体新格局
按照县域“532”人口布局,抢抓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创建契机,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等级规模合理、空间分布有序、特色优势互补的城乡一体发展格局。
精细化建设中心县城。依托京杭大运河和黄河故道两条轴线,大力建设“两河生态廊道”,充分挖掘“泗水文化”“桃源古城”等文化内涵,全域推进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等“十个城市”建设,持续实施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程,着力打造“5分钟公园绿地服务圈”“10分钟亲水休闲圈”“15分钟便民生活圈”,创成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特色化打造重点镇区。按照“一镇一特”发展方向,遵照产业优势、地理形态、历史人文等,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农工文旅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特色小镇。持续推动小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见效,不断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商贸物流等重点功能配套,提升小城市自身“造血”功能,加快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两个小城市为两翼”的城市新发展格局。
田园化做靓美丽乡村。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主抓手,结合新一轮农房改善项目,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齐短板,优化配套,提升村庄整体风貌。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特色田园建设与运营,推动镇村布局优化调整,努力描绘“平畴沃野、桃果飘香、林海绿都、灰瓦白墙、河清湖秀、陌上泗阳”新时代苏北乡村画卷。获批“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县”“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
聚焦农业现代化强基
放大鱼米之乡新优势
坚持以产业化思维发展农业,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为总目标,着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构建链式发展格局。立足“3+2+X”农业主导特色产业体系,在重大农业产业项目招引、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农业特色产业培育上下功夫,创新举办中国桃花节、赛桃会、全国月季展览会等系列招商活动,做强“食在泗阳”品牌影响力,打造食用菌和速冻食品两个百亿级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建成工厂化食用菌企业超20家,食用菌日产量超1000吨、稳居全国前列,桃果种植面积6万余亩。
拓展融合发展业态。围绕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田园康养、休闲观光为生态轴线,实施“农业+”计划,推动智慧农业、加工物流等新业态提档升级。深化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对黄河故道沿线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创建步伐,形成农文旅融合地标品牌。斩获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桂冠。
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抓牢抓实部省共创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示范县、全省高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县契机,结合公共空间治理、农业结构调整等工作,持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聚“零”成“整”,打造成方连片、高产稳产万亩高标准农田。积极争取国家储备林项目,建成万亩平原林海,打造优质森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
聚焦信息化赋能
增强融合发展新动力
以数字技术赋能为集成重点,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其他“三化”的赋能增能作用,着力构建信息化深度融合体系。
构建工业互联网融合平台。推进省智慧园区建设,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实施百企“上云”工程,推动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培育一批贯标试点、智能车间、星级上云企业和互联网标杆工厂。加快打造数字经济高地,规划启动锅底湖等智慧科技园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数据分析、科技展示、生态科普、商务休闲等配套服务。
构建县乡一体信息平台。依托全省新型社区数字化试点县创建契机,推动城乡5G网络设施建设及光纤宽带升级改造工程,创新智慧乡村数字治理方式,加快建成覆盖乡村、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区域领先的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围绕扩大基层“三整合”改革成效,将乡镇综合执法和县乡联动执法纳入县级指挥调度平台,形成上下贯通、信息共享、互联互动、反应迅速的综合指挥调度体系。
构建“互联网+农业”集成平台。放大国家数字农业试点县效应,以古黄河生态富民廊道为主体区域,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构建农业发展生态链。深化“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建设,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加快物联网农业建设工程,“泗阳优品”电商平台高效运行,入驻各类企业、大型商超40余家,打造泗阳人自己的数字电商平台。
(作者系泗阳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