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 歌 王晓涛
“经过精心筹备,我们成功举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也一定能办好刚刚开幕的冬残奥会。”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及冬奥会时这样说。正在台下聆听报告的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个多月前,在科大讯飞2022云年会上,刘庆峰在演讲开头提到的第一封感谢信,就来自北京奥组委——作为冬奥会有史以来首家官方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独家供应商,科大讯飞为打造信息沟通无障碍的冬奥会贡献了力量。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受到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刘庆峰如此激情豪迈,因为深耕人工智能领域22年,科技创新是科大讯飞与生俱来、源于血脉的基因,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从教育到医疗,从消费者到运营商,从智慧城市到汽车智能服务……科大讯飞在一个又一个领域播种生根,深度参与中国迈向未来。
核心技术源头创新“顶天立地”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而核心技术源头创新要“顶天立地”,一直是科大讯飞的信仰。
在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地方下大功夫,勇闯技术“无人区”。通过夯实AI研发底座平台,科大讯飞持续建构系统性创新的底层能力,让产业的持续成长根植在自主创新的安全地基上。基于此平台,科大讯飞实现了多语种技术快速突破,正式推出60个语种和合成、识别、翻译等五大类能力,研究效率提升50%。2021年11月在NIST多语种识别比赛中拿下22项第一,第三次参加Cityscapes比赛并刷新世界纪录,2021年国际口语机器翻译评测比赛包揽3个赛道冠军,拿下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1年,科大讯飞共夺得11场世界大赛冠军。
“用人工智能解决社会重大命题,要由单点技术创新升级为系统性创新。只有系统性创新能力提升,才能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刘庆峰表示,“系统性创新”如今已被认为是科大讯飞双轮驱动战略的核心引擎之一。
据了解,2021年,在业务发展的基础上,科大讯飞从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到应用开发技术中心,都在体系化地为系统性创新做好准备,并推出了平台和产品。“现在我们的研发底座平台正助力数据回流、人机协作能力交付、关键技术打通等,使得我们的技术研究能够迅速融入整个体系中以及实现快速迭代,从而看到最终成效。”刘庆峰透露,在实施系统性创新战略中,科大讯飞目前已在教育、医疗、工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有了深度实践。
“预见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科大讯飞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战略布局,2021年更是动作频频。
——9月,科大讯飞牵头组织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语音技术)授牌仪式,集合优质资源,打造标准创新生态圈。
——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安徽合肥组建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这一创新平台由科大讯飞牵头。
——12月,科大讯飞牵头组建安徽省首家创新联合体——安徽省智能人机交互创新联合体,探索建设生态集聚和要素支撑的战略平台。
技术“顶天”应用“立地”的硬核实力,也让科大讯飞在这一年收获颇丰:荣登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语音识别方法及系统”夺得中国专利金奖,获得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连续3年获评中国VR50强企业,获评“2021年社会责任示范企业”,荣获中国移动“2021年度智慧家庭最佳合作伙伴”……
让陪伴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降低的难题,刘庆峰的破解之道是人工智能。
靠机器人解决未来老龄化社会的生活刚需,科大讯飞已做好了准备。在今年的年会现场,刘庆峰宣布启动“讯飞超脑2030计划”,要让人工智能懂知识、善学习、能进化,让机器人走进每个家庭。
事实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科大讯飞已提前进行了储备。两年前,科大讯飞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目前已完成了部分阶段性“小目标”: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外骨骼机器人已研发出原型机,未来研发的自适应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将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残疾人实现自主独立行走;仿生运动四足机器狗的研发已正式展开,目前处于设计阶段;智能驾驶小车、高精度的导航模组已完成产品研发进入量产阶段。此外,科大讯飞与北京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承担“脑科学与类脑研究”2030重大项目“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与北京安定医院合作构建权威的抑郁症多模态知识库,开展基于语音、表情等多模态抑郁症的诊断和病情评估研究。
“这些科研储备都将推动机器人进一步落地。”刘庆峰表示,“讯飞超脑2030计划”共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时间为2022年~2023年,需要突破仿生机器人本体技术、多模态感知及表达技术、主动对话技术等;基于2021年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发布的虚拟人交互平台,打造在虚拟世界中帮助人类的专业虚拟人家族。
第二阶段,时间为2023年~2025年,目标为外骨骼机器人实现自适应运动功能,可以帮助残疾人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实现独立行走;数字虚拟人能够在更多的专业领域帮助人类,并开始具备多模态情感理解能力,打造在虚拟世界陪伴人类的陪伴虚拟人家族。
第三阶段,时间为2025年~2030年,目标为打造陪伴机器人,需要在机器人复杂场景融合决策与柔性驱动、跨模态融合自主学习、常识推理及联想决策等技术上实现突破。
据了解,2022年第四季度,科大讯飞将首发专业虚拟人,并在2023年打造数字经济下的虚拟人家族,为数字经济虚拟世界和元宇宙提供切实帮助人类的专业虚拟人。
“到2030年,科大讯飞将用软硬一体化的技术能力,助力陪伴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解决社会刚需,帮助人类更好地面对未来。”刘庆峰展望道。
越是开放产业生态越是繁荣
2010年,科大讯飞率先在行业推出开放平台。截至2022年2月28日,讯飞开放平台已开放466项AI产品及能力,聚集超过308万开发者团队,总应用数超过141万,累计覆盖终端设备数34亿+,AI大学堂学员总量达到68.5万,链接超过420万生态伙伴,以科大讯飞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持续构建。
在技术赋能上,讯飞开放平台目前已上线包括农业、金融、司法、医疗等领域在内的共计18个行业专题,开放449项AI产品及方案。在产业扶持方面,科大讯飞目前已建立青岛、苏州、天津、长春等10余个城市双创基地和产业加速中心。在资本方面,自2015年以来,科大讯飞先后投资了商汤科技、寒武纪、优必选、主线科技、国仪量子等优秀独角兽公司。2021年讯飞AI生态已扶持生态企业1.5万家,平台孵化企业170家,战略投资近100家。
在2021年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科大讯飞推出了开放平台2.0战略。自此重点发力企业数字化、人机交互、多语种助手、虚拟人等行业场景,面向产业数字化深度挖掘行业应用价值。
“根据地业务”是科大讯飞双轮驱动战略的核心引擎之一,2021年是科大讯飞“根据地业务”的扎根之年,成果喜人。例如,因材施教业务实现1到N的规模化增长,全年全国新增20+市区(县)的整体覆盖。智医助理已覆盖全国280个县区,日均提供诊断达77万,年度有价值的修正诊断17万之多,家庭医生助手每天的访问量增长100%。C端硬件增长140%,GMV增长152%,特别是重点城市目标人群“指名度”提升99%,讯飞翻译机、录音笔的消费者,成了科大讯飞忠实的粉丝群。智慧汽车语音交互和多模态感知前装700万辆,已达成合作车企40多个,车型1100多个,新增合作车型200多个,定点储备增长90%。智慧城市增加到13个,明年有望增至25个。
在去年春节前夕的演讲中,刘庆峰宣布了科大讯飞“十四五”时期的目标,即要实现十亿用户、千亿收入,带动万亿生态。在他看来,“根据地业务”是科大讯飞穿越经济周期的“船票”。“‘根据地业务’具有持续的收入来源,而且能够可持续增长,让我们更加从容地用创新来改变世界。2022年,我们比以往更有底气实现‘十四五’目标!”刘庆峰的语气异常坚定。(本版图片由科大讯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