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大力推动自贸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模式,并融合最新互联网技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国际化、多元化、便利化法治保障。
一是建设法律服务创新聚集区。探索“一园多点”模式,组建集政府支持、政策支撑、主体多元、数字赋能为一体的集成化法律服务创新联合体,成立西北地区首个法律服务创新产业园和法律大厦,率先在内陆地区试点港澳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的合伙联营。二是搭建国际化法律服务平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国外法律、港澳台地区法例、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等域外法的法律查明、适用条件和专家咨询服务,构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机制,建设“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创新中心。三是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汇聚法律资源。用足用活政策杠杆,推进西咸新区法律服务业布局逐步优化、规模不断扩大、法律服务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吸引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入驻产业园区。四是着力打造陕西法律服务“最佳生态圈”。建立“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调解室,与省内各类法制机构或法律服务机构签署司法保障与法律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良性互动工作机制,从诉讼源头预防和减少纠纷发生,促进“一带一路”等跨境民商事纠纷及时高效化解。
专家点评
赵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司长]:
西咸新区探索区内律师事务所与港澳、国外律师事务所业务合作方式与机制,为项目对接、风险化解等提供协同便捷服务。组建法律服务创新联合体,搭建国际化法律服务平台,是建设多元化法律服务合作方式与机制的有益探索,完全符合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的要求,不仅可更好满足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的要求,而且可有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因此,不断总结经验和做法,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