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 军
2022年是数字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浙江将开启“大变样”升温浪潮,乘势而上,加快推动改革落地落实落细,以“快跃迁”迎接“大变样”,进一步形成“滚雪球”改革效应,推动浙江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和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方面不断向前。
据了解,2021年,浙江数字化改革明确“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总时间表和任务图,经过一年的探索,彰显浙江辨识度“硬核”成果不断涌现:数字化改革话语体系不断强化、应用架构不断迭代、重大应用不断丰富,初步形成了“大潮涌动、亮点纷呈”的良好开局,为2022年开启“大变样”浪潮夯实了基础、积蓄了能量、酝酿了动力。
升级“快跃迁”是“大变样”之基
2022年,如何坚守初心、坚定信心,探索创造性张力,加快实现思维、认知和应用“两年大变样”至关重要。
从省级部门领唱向全省大合唱的“快跃迁”。浙江进一步压实责任链条,全省上下兵团作战,营造“大合唱”氛围,不断推动浙江数字化改革从破题开局到全面开花,不断走深走实。横向上,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纵向上,强化贯通,着力推进,加快形成整体联动高效协同的强大工作合力。
从打造应用为主向以推广应用为主的“快跃迁”。浙江按照“以用促建、共建共享”的原则,找准数字化改革的跑道,从重大需求中谋划切入点,构建解决问题的多跨协同模式,实现解决方案的量化闭环。聚焦应用的使用成效,实战实用,提炼推广管用、实用、好用的最佳应用,在推广使用过程中提质提效。
从政府为主向多方共发力的“快跃迁”。浙江进一步探索数字化改革分工模式,建立政府与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分工合作关系,形成政府牵引、市场主体和社会参与的政企社高效协同、互促互推的格局。
一方面,加快政府从条块分割、以流程为导向的组织架构转向高效协同的框架,建设变革型组织,为五大领域的建设提供基础秩序、制度支撑和要素保障;另一方面,探索为市场、社会主体的创新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进一步发挥企业、第三方社会组织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建设、运营等阶段逐步引入市场力量,以期政企、政社等碰撞更多改革成果,实现社会价值共创。
从中小循环向大循环的“快跃迁”。浙江强化对五大系统的统筹,依托141基层工作平台,从省市县贯通拓展至省市县、乡镇和村社的贯通,规范架构体系,在数据共享、业务流程、场景落地等方面突破系统界限,实现在基层的统一贯通。推动高频刚需应用组件开发,提升“原子级”应用在五大系统复用,强化模块化动态更新管理,以多跨应用建设为有效突破口,实现从系统内部“小循环”到跨部门的“中循环”再到数字化改革整体“大循环”的跃迁。
深化认识是“大变样”之“道”
数字化改革一年的实践,浙江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路径和方法,2022年要持之以恒,不断深化对数字化改革规律性和重大问题的认识,这是数字化改革的不变的“道”。
坚持“知行并进+相得益彰”实践方法。数字化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制度重塑的过程,浙江在推进的过程中遵从“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的规律,要充分用好系统工程“V”型模型理论,通过任务分解和综合集成的循环演进,推动数字化改革不断深化。一方面,发挥理论先导作用,全面加强数字化改革的理论研究,着力构建数字化改革的内涵、目标、思路、举措、项目等完整的理论体系,推动改革实践上升为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全面构建一整套与五大领域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工作规范,推动改革实践固化为制度成果,加速形成法律法规,最终推动技术理性向制度理性跃迁。
坚持“供需匹配+精准对接”效果导向。浙江数字化改革从需求侧、供给侧双向发力,坚持效果导向,从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治理能力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优化应用场景设计,同时,依托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以更细“颗粒度”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高供需匹配水平和效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数字化改革中的获得感。
坚持“整体智治+高效协同”协作模式。浙江全域数字化改革借助数字化手段撬动各领域各方面的全局性变革,探索构建全域覆盖、上下贯通的高水平“整体智治”体系。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数字化改革有效破解了横向功能不完全、跨层级纵向贯通不足、跨业务数据归集不完整,实现了跨主体合作共治、跨组织协同联动、全方位为民服务和全领域数字赋能等多方面的突破。
明确重点是“大变样”之要
为了加快推动改革落地落实落细,进一步撬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的大变样,第一要务就是浙江全省上下进一步增强攻坚突破的信心,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明确2022年工作任务、强化工作举措。
进一步推动体系框架具象化。浙江要聚焦重大任务基层落地,以基层治理“141”平台的深化和承接,推动“152”体系向“1512”体系升级。聚力优化“四横四纵”总构架,突出“规定框架+系统特色”相结合,迭代完善五大体系架构,将架构具象化,形成引领性、思想性和实践性兼具的系统架构。不断提升产业大脑、城市大脑、乡村大脑的算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全量、全时、全域感知的智能化能力,统筹公共数据平台共享能力,严把安全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平台底座。
进一步推动重大应用成果实战化。浙江要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制度重塑为核心,以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堵点难点为关键,加强宏观谋划、小事切入,进一步校准跑道、精准发力,按照“新识别谋划一批、新上线一批、提升一批、推广一批”的思路,加强应用在全省范围的贯通,切实提升应用实战能力,打造一批具有全国范围有影响力的最佳应用。不断凝练“一地创新全省共享”的经验做法,推动最佳应用扩面提质、在推广实战中增效。
进一步推动理论成果知识化。浙江要把系统工程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数字化改革的一般特征紧密结合起来,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的落地见效,加快提炼五大领域设计思路、实践路径、经验成效等成果汇编,编撰数字化改革教材,突出示范性和引领性,将数字化改革的好经验、好案例、好做法抽象知识化、谱系化,打造一批揭示数字时代特征的理论成果。
进一步推动制度重塑拓展化。浙江要进一步拓展现代化治理空间,放大数字化改革的格局,加快政府领域制度重塑、流程再造,释放数字红利的普惠性,推动现代企业参与变革。推动共同富裕由发展型向共同型的体制机制迈进,探索中央部委部署快速落地响应的有力路径,打造一批引领全球数字规则的制度成果。
进一步推动工作机制内在化。浙江要以量化闭环为理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压实“一把手”亲自抓的责任机制、科学化分级分类的统筹管理机制、坚持以“三张清单”为抓手谋划重大应用的推进机制、完善“最佳应用”推广机制,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通过“V”字模型量化细化协同模式,形成严密无缝的责任闭环、协同高效工作格局。
进一步推动五大系统迈向更高体系。对于五大系统建设,浙江要始终坚持重大任务、核心智能和百姓、企业重大需求三者相碰撞,立足大视野,谋划大场景,加快平台贯通、应用贯通和数据贯通,加快县乡一体、平台融合,突出数据流和业务流协同,以数据流为依据,改造提升业务流,统一决策流、业务流、执行流,不断提升群众、企业获得感,形成“见微知著——聚沙成塔——浑然一体”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