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打造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深圳样本”

——深圳市福田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福祉纪实

侨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书画室里,居民们画画、练字、写春联,沉浸其中。

侨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体育活动室里,居民们乒乓球对打正酣。

侨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长者食堂一周菜单表

□ 刘延春 文/图

三层高的党群服务中心大楼里,琴棋书画室一应俱全,羽毛球、乒乓球等场地和长者食堂、长青老龄大学等设施应有尽有……这座不到3000平方米的小楼,为周边居民提供50多项标准化服务,每天从早到晚人气爆棚,琴声歌声飘扬,欢声笑语不断,处处洋溢着幸福感。这里是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侨香社区,是福田区高质量打造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深圳样本”的缩影。

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完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2020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下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深圳市福田区被确定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首批综合试点地区之一。福田区随即召开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协调会明确,要通过先行先试,对标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标准,举全区之力,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要突出具有福田特色的“亮点”项目,展示福田的优势和水平,为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11月30日~12月1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对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经过多环节严谨评审,福田区以92.5分的高分顺利通过。这不仅得益于福田区委、区政府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组织得力,更得益于福田区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内涵深刻领会、政策及时贯彻、工作扎实推进。

先行先试

推进改革项目落地见效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通知下达2个月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将推动出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通过这个标准体系明确各级政府要保障什么范围的基本公共服务,明确底线标准到底是什么。

福田区深刻领会内涵和意图,秉承深圳中心城区、首善之区的责任与担当,于6个月后率先印发《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清单明确提出,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区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拥军优抚保障、文化体育保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福祉,打造全国人民向往的幸福城区标杆。

2021年3月底,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20个部门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国家标准2021》),其中第一项明确提出各地要抓紧制定本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具体实施标准,“应在本文件印发后6个月内完成”。

功夫做在了前头。有了《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的前期梳理和落实,这次“抓紧制定实施标准”,福田区再次走在前列,4个月后即在全国率先推出《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2021试行版)》。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5月29日,福田区委书记、时任福田区长黄伟专门主持召开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首次调度会议,强调各单位要对市地方标准申报项目进行认真研究和思考,加强与全国其他试点地区的对比,重点筛选、提炼,形成具有引领性、先进性、标志性、代表性的拳头项目,并策划申报省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

因此,当2021年11月底国务院批复同意《“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时,福田区已经“捷足先登”,举全区之力推进综合试点改革项目落地见效,形成“广覆盖、可持续、高质量、有特色”的福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路径。

其中,梳理出145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形成包含902项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主导、参与44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纳入省市地方标准,以先行示范标准助力提升首善之区品质,高质量打造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深圳样本”,使市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分解任务

衍生10大“民生福礼”

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国家标准2021》答记者问时明确,《国家标准2021》共包含“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9个方面22大类80个服务项目,这些是“充分考虑现有财力状况,努力做到党中央、国务院文件明确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全覆盖、无遗漏、能落实,坚决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事实上,2019年8月1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这一“民生七有”目标,让福田区在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中有了先行先试的契机。

此后,福田区就已经开始用心用情用力锻长板补短板,努力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获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后,福田区更是持续发力,当地“民生幸福标杆”的锦绣画卷徐徐打开。

基本公共服务项类繁多、牵涉部门众多,如何破题?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承担单位的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深谙改革既要勇于“刀刃向内”,更要善于“庖丁解牛”,厘清逻辑关系,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试点工作,进行任务拆解、清单细分,梳理出相关责任单位、牵头单位,紧密部署推进工作。

2020年6月下旬,按照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协调会部署,印发《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九大领域”“9个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专责小组”等内容,与2021年3月底印发的《国家标准2021》之“9个方面”前后呼应,时间恰好提前了9个月。

《方案》明确,探索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施机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数据库。同时,成立由区长任组长、6位区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9个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专责小组,由分管区领导兼任专责小组组长。

因工作思路清晰、方法得当,经过1年的扎实推进,福田区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各领域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落到了实处。其中,“民生七有”衍生出新版10大“民生福礼”:2021年6月25日,福田区10大“民生福礼”发布会举行,围绕市民最关心、最忧、最盼、最急的事项,福田区委、区政府正式对外发布新版“民生福礼”,囊括优教、健康、颐养、宜居、乐业、环境、关爱、拥军、文体、惠企10大“民生福礼”100项惠民举措,涵盖“民生七有”方方面面。

走深走实

为试点工作奠定基础

为全面了解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情况以及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开展情况,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陆续走访了区卫生健康局、区民政局、区教育局等8个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为进一步推进综合试点工作奠定了基础。回看走访调研全流程可以发现,福田区打造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深圳样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福田区发展改革局走访调研:区发展改革局是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梳理的牵头单位,按照《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和进度安排,积极开展清单梳理工作。当时已参考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结合福田区实际梳理形成了《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征求意见稿)》。

福田区卫生健康局走访调研:区卫健局牵头负责“幼有善育”和“病有良医”两大方面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设,同时也是“老有颐养”板块中医养结合服务的责任单位。“百场健康讲座”和“百个健康书吧”双百工程是福田区的首创项目;“建立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打造全球领先的韧性健康城区”作为重点特色项目正在执行。

福田区民政局走访调研:区民政局是本次试点中“老有颐养”和“弱有众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此两项服务涉及区民政局、区残联等7个部门,部门多、难度大。目前,养老方面标准化基础良好,福田区推出《福田区老年人照料机构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福田区长者饭堂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出台《福田区贯彻落实〈深圳市关于构建高水平“1336”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2020—2025年)〉致力打造老有颐养民生幸福城区工作方案(2020—2025年)》等“1+3”系列方案;建立全省首个公办养老PPP项目——区福利中心。

福田区教育局走访调研:区教育局是“学有优教”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也是“幼有善育”的责任单位。该局从“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两个方面对前期工作进行梳理,起草《福田区“学有优教”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征求意见稿)》,在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方面进行了数值化设计,形成了初步的义务教育基础标准体系。

福田区退役军人局走访调研:区退役军人局是“优军服务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牵头单位,其创新尝试与大型企业做联合培训,计划与航天研究院成立高科技创业孵化基地。

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走访调研:区文体局是“文化体育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福田区计划建设城市运动中心,该项目由市文体局牵头、区文体局作为试点配合开展。

福田区住房建设局走访调研:区住建局是“住有宜居”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1+3+N”住房体系正处于二次改革中,危险房屋改造方面,《深圳市房屋安全管理办法》于2019年出台,区住建局正计划制定实施细则,进一步开展标准化工作。

福田区人力资源局走访调研:区人力资源局是“劳有厚得”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该局“劳有厚得”基本公共服务有较好的标准化基础和平台,例如,就业工作方面多年前已执行ISO9000体系,出台福田英才荟项目、福田区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等,还编制了“劳有厚得”领域的实施方案。

制定清单

以标准化推动均等化

经过第一阶段的组织统筹、梳理清单和第二阶段的建立标准体系、第三阶段的实施,2021年末,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迎来了广东省专家组中期评估。

先后走访、调研辖区香蜜湖街道侨香社区、上梅林福康之家等地后,专家组看到福田区打造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深圳样本”基本成形,给予了“起到很好推广示范效果”的评价,并打出92.5分的评估高分。专家组指出,侨香社区和福康之家两个现场调研示范点均展现了丰富的标准运用场景,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感。

在上梅林福康之家一楼办事大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礼貌有序地接待前来办事的残疾市民;多功能运动场内,专业老师耐心指导残疾体育爱好者有序进行各项健身运动;文学社、书画社内,一些残疾人在画画、习字、听文学讲座……福康之家显得格外热闹,定格成为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一个剪影。

在侨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楼可以看到,门前的侨香村广场是开放式的,临着侨香路这条市政路。社区党委书记罗佳佳介绍说,辖区总人口约2.2万人,但因为这里的基本公共服务示范点是开放式管理,很多其他社区的居民纷纷慕名而来,因此到此享受服务项目的人数远超于此。

侨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楼楼层指引牌显示:一层是文明学院、妇女儿童之家、健康讲堂等,二层是青春加油站、舞蹈室、老年人之家等,三层是长青老龄大学、长者食堂、书画室等。逐层参观可见,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每个场所里的居民乐享其中,标准化应用场景丰富多彩,饱含工作人员的真情实感。

74岁的蒋国华是在湖北某轮船公司退休后前来深圳定居的。蒋国华6年前因为中风导致左手及半身瘫痪,近两年在侨香社区试点享受方方面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进行书画教学、身心锻炼,如今中风导致的瘫痪已经逐步恢复好转。

“每天早上8点准时到这里!”蒋国华说,每天上午在侨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楼三层书画室教居民学员书画,11点到长者食堂吃饭,12点到二层社区图书馆做义工,14点又回到书画室继续教居民书画。“在这里生活滋润有规律,以书画会友、义工教学,心情愉快,身体康复很快!”

77岁的居民学员郭阿姨跟蒋国华才学了4天,画作“两只麻雀鸣墨竹”已经有模有样了。自幼学习书画的蒋国华说,现在他的学员年龄从6岁到96岁不等,其中不少其他社区居民慕名而来学艺,是看好这里的舒适设施和便民服务。

“生活在这个社区很有福气,幸福感满满!”据侨香社区老年人协会会长黎吉桂介绍,大楼功能室作了调整,增加了长者食堂和老龄大学,添加了教室、桌椅等设施,“每天都爆满,不断有居民表达内心深处的获得感。”其中不乏其他社区的居民,表达对侨香社区如此齐全服务的羡慕,希望试点服务能普及推广。

“明确了现阶段国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基础标准,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作为各级政府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和人民享有相应权利的依据,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国家标准2021》答记者问时提出,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据了解,侨香社区示范点取得的成效,是在认真对标《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2021试行版)》后,全面梳理形成了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表,展示在党群服务中心大楼大厅。现场居民称:“能享受到什么样的基本公共服务、由谁来提供,如今全部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家标准相比,福田区在16个服务事项上,拓展了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对象范围,增加了服务覆盖的人群和服务类别,有效提升了福田区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在41项具有福田特色和亮点的项目中,儿童友好服务、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扶持、社会体育场馆惠民开放等服务项目具有全国引领示范作用。

如今,已经高分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项目中期评估的福田区正持续发力,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创建要求,发挥先行示范作用,提升民生福祉,打造“幸福福田”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同时,以2022年4月为综合试点完成期限,倒排工期,完善“深圳样本”,为广东及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供更多改革成果、实践范例。

2022-01-26 ——深圳市福田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福祉纪实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6829.htm 1 打造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深圳样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