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专题

以合规建设之治 促营商环境之优

——深圳市宝安区先行先试探索企业合规建设新样板

深圳市宝安区作为我国的经济大区、产业强区,近年来,主动抢抓“双区”建设机遇,把企业合规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先行示范城区的突破口,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一体化探索“刑事合规、行政合规、信用合规、行业合规”实践样板,推动企业合规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合规建设事关企业健康发展,既是企业应对外部监管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加快国际化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需求。深圳宝安区作为我国的经济大区、产业强区,近年来,主动抢抓“双区”建设机遇,把企业合规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先行示范城区的突破口,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一体化探索“刑事合规、行政合规、信用合规、行业合规”实践样板,推动企业合规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

全面推进企业合规建设工作

“一盘棋”统筹,全市率先组建区级合规委。宝安区主要领导亲自设计改革路径,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担任区级促进企业合规建设委员会主任,常务副区长、分管副区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海关关长任副主任。区委政法委积极服务区委中心工作,牵头起草合规工作方案、搭建全区合规工作框架,区合规委下设刑事合规、行政合规、信用合规、行业合规共4个专项组,分别由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区委政法委、区工信局牵头。确定35家成员单位,包括4家政法单位、17家行政执法部门、8家上级垂管部门、6家辅助部门,均成立了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全区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揽子”配套,分别建立刑事、行政、信用、行业合规机制制度。宝安区先后制定《宝安区促进企业合规建设委员会工作办法》《宝安区企业合规程序实施细则》《企业犯罪相对不起诉适用机制改革试行办法》《加强行业合规管理协作暂行办法》《宝安区公检法及行政执法机关企业合规工作衔接办法》《宝安区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工作办法》《宝安区“3A”信用企业联合激励实施细则》《宝安区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管理办法》等多个配套制度,为企业合规建设落地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一竿子”到底,全链条项目化管理。宝安区合规委每周召开专题会、每月召开推进会具体研究部署,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效。区合规委办公室负责具体统筹和工作指导,按照“项目化、表格化、时序化”要求,建立健全目标管理机制,对重点难点问题牵头组织攻坚,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定期通报等方式,强化对工作推进情况的全过程指导监督。各专项组牵头部门负责对重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确保稳妥有序推进。各成员单位切实担负起具体落实责任,将企业合规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开展企业合规的引导、启动、监督、考察验收等工作。

以分类多样化合规为特色

立体打造全域合规新模式

深化刑事合规改革试点。2020年3月,最高检将宝安区列为全国6家企业合规改革第一期试点基层单位之一。宝安区以此为契机,在全市率先出台《企业犯罪相对不起诉适用机制改革试行办法》等制度文件,明确试点工作适用范围、条件及程序,首创独立监控人等制度,为企业刑事合规工作提供依据。遴选11家律师事务所,对企业合规建设提供专业支持。今年以来,宝安区加强公检强制措施适用、合规整改效果互认等方面衔接配合,创设重点企业案件通报、合规激励告知、企业合规整改考察验收等制度10余项。探索“不起诉从宽处理”“行政从宽处罚”双重激励机制,将企业合规承诺、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合规效果互认等做法向行政合规领域拓展延伸。

健全行政合规激励机制。2020年10月,宝安区率先出台柔性执法8条措施,从优化开展联合检查、建立行政执法协调机制、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清单化等八个方面对企业开展柔性执法。今年以来,在“双随机一公开”的基础上,宝安区建立健全联动机制,优化联合执法检查,对重点企业逐家制定年度联合执法检查计划,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同时,探索建立行政合规激励机制,推出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从轻、减轻、免予处罚清单,明确职能部门行政合规程序和具体操作流程。截至目前,17家重点行政执法单位共制定企业合规指引673项,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从轻、减轻、不予处罚清单419项。

建立信用分级监管制度。2019年5月,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宝安区确定为全国首个信用标准化建设试点。宝安区通过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探索“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监管新模式,实施“诚信+”战略,为推动企业诚信守法、合规经营打下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宝安区发布首批58家“3A”信用企业(同时满足公共信用A级、纳税A级、海关AEO高级认证条件)名单,建立宝安区“3A”信用企业联合激励机制,梳理了九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细化企业信用修复“从快从简”流程,对主动开展合规建设企业的一般失信行为,在其改正失信行为、履行处罚决定并做出合规承诺后,即可提出信用修复申请,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信用状态。建立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定5个维度18项具体指标,制定诚信合规示范园区、企业评选标准、流程,评选出诚信合规示范园区5家、示范企业20家。

以强化科技人才为支撑

构建全链条合规保障体系

宝安区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技术作用。升级“信用宝安”系统,建成宝安区企业合规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自测功能,通过线上远程诊断,分析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帮助企业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全过程记录合规案件启动、调查、监督、评价等工作,实现“事前全方位采集、事中分类分级处置、事后核查验收”的全流程智能闭环管理。

宝安区重视“柔性引进”专业化高端人才。广纳国内人才,引进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副主席王志乐教授等多名国内知名专家,依托最高检在宝安区设立的民营经济司法保护研究实践基地,争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吸收29家国内知名合规律师事务所、254名高、精、尖法律服务人才加入宝安区企业合规律师专业服务团队。积极培育本土人才,组织区内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的业务骨干以及具有合规相关专业知识的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等,设立第三方监督评估专业人员名录库,在开展合规监督评估工作的同时,加强合规业务专项培训,努力打造全省、全国企业合规服务高地。

全面强化各类示范平台功能。宝安区联合深圳海关,共建企业规范管理示范基地暨稽查核查实训示范基地,综合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企业搭建“全景还原生产经营场所、全程模拟稽核流程、全面考评配合针对性指导”三位一体实训体系。基地启用以来,已组织7批辖区高级认证企业实地参观培训,1000余家企业线上参观培训,成功培育73家企业获海关AEO高级认证,引导41家企业主动披露漏报事项。

(深圳市宝安区委改革办供稿)

2021-12-31 ——深圳市宝安区先行先试探索企业合规建设新样板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6316.htm 1 以合规建设之治 促营商环境之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