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专题

释放澎湃动力

——深圳市宝安区深化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述评之三

从先行先试到示范引领,从探索创新到创新引领,宝安区一直走在深圳市集体经济改革的前沿。改革永无止境,改革永远在路上,宝安区砥砺奋进,正在续写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发展新篇章。

□ 叶仕春 张 韬 何珊 肖 璇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曾报道,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重点,是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53万个村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核实清查了农村集体资产6.5万亿元,集体土地资源65.5亿亩,确认集体成员9亿人。

鼓励自身转型

留足发展空间

深圳宝安区集体经营性资产经营方式与苏南等地区不同,集体土地等资源资产主要以物业出租、提升空间、产业转型等形式取得收益。

宝安是工业大区、制造业强区,农村集体资产空间体量大,是制造业的重要产业载体,如何发挥好资源优势,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宝安区在深化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中的重要议题。

宝安人对自己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吃租经济”。股份合作公司主要采用“土地建厂、厂房出租”的粗放简约型方式经营。目前,宝安区股份合作公司集体用地、物业建筑面积确权率低,“散乱污危”园区分布较多,土地物业资源难以有效利用。在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新一轮发展机遇面前,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发展急需谋变。宝安人欲借助股权改革之机,给自己留足发展空间,做大高质量发展文章。

宝安区集资局负责人说,在改革中,区委区政府从两方面入手推动股份合作公司自身转型。一方面是鼓励股份合作公司自主开发土地项目。通过出台集体用地管理和专项资金扶持管理办法,规范和引导股份合作公司在土地项目开发上,尝试由原来的“合作开发”模式向“自主开发”模式转变,特别是怀德、凤凰、桥头公司,成立了全资房地产公司开发经营项目,怀德旧村、凤凰第一工业区、桥头返还地项目已进入实质开发阶段,新安甲岸工业园已获得专项规划批复。

另一方面是迭代升级产业园区,全面梳理园区情况,盘活利用低端、小散园区空间,集腋成裘,提供规模化的、连片的优质空间,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承载战略级项目。全面提升园区的品质,对标东莞松山湖、华为坂田从硬件、周边配套、管理品质、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专业化水平提升,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服务。

服务全区经济

优化产业发展

如何发挥好集体土地物业资源优势,在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全力配合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稳商工作?

宝安人首先优化存量空间,留住和招引优质企业。一是稳租金。在区“稳租金8条”的基础上率先下发集体物业管理10条措施,明确工业类合同租金不得高于同期片区参考租金标准,并通过严控转租、规范续租、限制竞价交易等方式,稳定租金水平。二是限对象。规定工业类集体物业原则上只面向工业企业招租,从源头把控、动态监管、事后监督多管齐下,严控集体物业“二房东”。2019年以来,累计清退“二房东”项目242个,腾出空间232.86万m2。三是降成本。推行重大项目单一来源谈判交易,规上、国高、上市企业承租产业用房的,采取该简易方式。由街道组织实施整个谈判过程,取消交易费用,缩短交易流程,减轻企业负担。2020年街道组织了51宗交易项目,节省交易费用513万元。四是延租期。合同租期原则上不得少于5年,鼓励签订5年~10年的小长租期合同,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优质企业租期需要延长的,可通过续租方式解决,助力企业平稳发展。五是强匹配。规定股份合作公司在合同期满前6个月内,向所在街道申报物业空置情况,由辖区街道办优先匹配优质企业的工业生产用房需求。2019年以来,累计引进或留住规上、国高、上市企业共1077家,贡献产业空间832.97万m2。留住信恳智能、易瑞生物、银宝山新、立讯精密、东方亮彩等优秀企业扎根宝安。

其次是开发增量空间,盘活集体土地物业资源。通过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片区统筹等方式盘活土地物业资源,促进股份合作公司参与全区重大项目,破解产业空间统筹不足、碎片化等难题。2016年以来,完成111个集体用地合作开发重大事项备案工作,涉及集体土地约576万㎡。其中,城市更新项目77个,土地整备留用地开发项目3个,非农建设用地开发项目22个,征地返还用地开发项目6个,农地入市项目2个,物业综合整治项目1个。

释放澎湃动力

注入创新活力

2018年12月,宝安区组建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会,形成“区级总会+街道分会”的“1+10”的交流合作平台,瞄准资金、项目等转型发展短板打造外部优化服务“3个平台”,引导集体经济融入全区产业经济。

一是搭建“专业服务平台”。开展城市更新项目、金融投资咨询活动,协调区职能部门面对面指导解答全区30个股份公司的54个城市更新项目问题,向全区股份公司引荐高新投、深创投等机构解答金融投资问题。

二是搭建“资源对接平台”。2019年9月,组织了“宝安区股份合作公司招商引资暨资源对接会”,与12个市、区行业协会建立了常态化对接机制,累计向公司推送企业用房需求66宗,总面积逾76万平方米。2020年,还配合10个街道举办了产业空间资源对接活动,12个集体项目成功签约。

三是搭建“合作共赢平台”。以区属国企为核心,引导股份合作公司参与产业空间拓展。8家股份合作公司利用集体土地资源积极参与新桥智创城项目,通过单一来源谈判方式将集体物业打包租赁给区属国企,支持龙王庙智造小镇、桃花源智创小镇建设。加强与市属国企合作,组织10多家市属国企分别到各街道召开座谈会,促成嘉浩股份合作公司购买市属国企高新投集团担保的债券,相关公司正在洽谈推进人才房建设、物业管理以及城市更新项目等合作。

宝安区集资局负责人介绍,宝安的谋变重在参与城市发展建设,并从7个方面入手打出“组合拳”。一是做实集体股。集体股不再用于合作股股东分红,形成公司发展的资本积累。二是统筹制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明确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实施步骤及扶持政策,形成错位发展格局。三是鼓励股份合作公司与国企、银行等机构加强合作,盘活股份合作公司闲置资金。四是加快集体物业改造升级。推动股份合作公司旧厂房、旧物业、旧街区综合整治、改造升级,用“筑巢引凤”模式招引并发展特色产业。五是加快落地城市更新项目,实现物业功能环境整体性提升。六是引导多元化经营发展。推动股份合作公司租赁型经济向投资型、管理型、配套型经济转型,在发展异地产业园、运营企业孵化器等多元化道路上积极试探,探索合作共赢新路径。七是通过制定扶持政策,鼓励股份合作公司在多元化经营、集体物业改造、引进优质企业等方面加大投入,引导股份合作公司主动完成转型发展。

面向未来的思考

宝安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勇于“先行示范”,大胆创新,靠智慧和心血探索了许多宝贵经验和“宝安模式”,交出了百姓满意的答卷,其改革效应也留下了一串思考。

思考一:强化股份合作公司在公有制经济中的作用,积极助推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股份合作公司是集体经济在城市化阶段的新表现形式,在保障原村民福利、带动原村民发展、维护基层稳定、供给可负担租屋、参与科技投资、支持城市建设等方面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重要作用。

宝安根据《条例》规定,将集体股保留不低于15%,并改变原虚设的状况,充分发挥其“同股同权”的作用,这诚然对集体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目前股份合作公司发展的不均衡性,一级公司与二级公司在分配上存在较大差距、公司如何发展壮大等,这都需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有助于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新时代要求的集体经济新机制,加快融入城市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局。

思考二:充分发挥管理团队尤其是董事长作用。要融入大湾区,加快走向市场对董事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新安街道上合股份公司董事长黄超荣深有体会。他认为,作为企业带头人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具有法律思维;既要一心为民为企,又要敢于奉献;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公平公正;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敢于承担企业辖内的文化建设、基层治理等社会责任。股份合作公司领导班子作为新时代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发展的带头人、领头羊,要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市、区的发展大势,认真学习兄弟股份合作公司和其他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提高站位、开阔眼界。同时要有“本领恐慌”,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武装头脑,提高带领公司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思考三:提高股民法律意识,加强社会责任感。股份合作公司普遍希望通过非农建设用地、征返用地、土地整备留用地的合作开发获得分成物业,且强烈要求将集体物业直接分配给股民,甚至提出无偿分配不缴纳税收。如何转变此类乱象,一是要落实领头雁效用。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领导、监督作用:二是培育新生代。通过集体股减持引入新生代参与公司管理,为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引入源源活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股民眼界,逐渐打开公司封闭的发展模式;三是抓好素质教育和普法教育。思想转变是一项长期工程,须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在各类场合、各个时点,做到“常讲、常做、常提升”。

从先行先试到示范引领,从探索创新到创新引领,宝安区一直走在深圳市集体经济改革的前沿。改革永无止境,改革永远在路上,宝安区砥砺奋进,正在续写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发展新篇章。

2021-12-31 ——深圳市宝安区深化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述评之三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6315.htm 1 释放澎湃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