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江苏邳州:打造矛盾纠纷化解共同体 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

□ 本报记者 茆同风

近年来,江苏省邳州市赵墩镇围绕“强保障、强阵地、强机制、强队伍”目标,凝聚工作合力,畅通化解渠道,多元化解质效逐渐增强,多元矛盾化解能力水平持续提升。

围绕“强保障”,凝聚多元化解工作合力。该镇成立书记、镇长任组长的推进矛盾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将矛盾调解纳入年度为民实事项目,镇、村两级书记对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亲自过问、亲自包案解决;将多元化解工作纳入镇村干部考核体系,突出对基层“万人起诉率、矛盾纠纷增长率”等关键指标考核,积极开展“无讼”乡村社区创建,严格落实信访问题首问首办责任;每年设立人民调解专项经费,通过“以奖代补”、网格员案件调解效果纳入网格工作绩效考核、给予优秀调解员奖励等方式,提高基层调解工作人员积极性主动性。

围绕“强阵地”,畅通多元化解工作渠道。发挥镇级“主阵地”作用,镇级政法综治中心整合公安、司法、信访、法院、民政等部门单位资源,对突出问题集中力量联合化解;依托“信访接待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人大代表工作站”“审务工作站”,积极提供调解指导、司法确认、诉调对接、登记立案、简案速裁和涉诉信访线上线下的诉讼服务,依法分类处理、及时解决矛盾纠纷。发挥村级“服务站”功能,在各村居建设“两室两站”即矛盾调解室、“三官一律”工作室、村级网格联动站、“幸福驿站”,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说事处”。发挥网格“触角器”作用,建立网格+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网格员每天一走访、每周一排查,对矛盾纠纷隐患及时发现,就地调解。

围绕“强机制”,推动多元化解质效提升。该镇创新实施村级信访代办制度,变“群众跑”为“干部代跑”,全镇配备信访代办员146名,代理代办群众信访诉求,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专业性“审判团队、行政调解队伍、人民调解组织”有机衔接,建立重大矛盾纠纷化解联席会议机制,切实提升化解质效。镇、村两级调处中心严格落实“周调度、月总结、季分析”的研判制度,建立红、黄、蓝信访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提前建立应对预案,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及时开展联合研判,对代表性问题及时上报市级层面推动政策完善。

围绕“强队伍”,提升多元化解能力水平。该镇完善访调、公调、诉调等多调对接工作机制,建立法官、警官、律师、公证和法律援助机构人员每月联合接待群众调解制度,组织“两代表一委员”、乡贤、律师及各类调解人员进驻镇调处中心联合办公。返聘退休民政助理任专职调解员,成立“井法”矛盾调解工作室,牵头由“五老”组成的义务调解员队伍,依托“和谐号、复兴号”矛盾调解工作车深入村组和企业,打造矛盾调解流动驻点工作品牌,近年来共调解各类矛盾1000余件。该镇还积极组织村(社区)干部参与诉前案件调解、法庭庭审旁听等活动;通过开设业务大讲堂、现场观摩等形式,开展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等培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专业化水平。

2021-12-31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6304.htm 1 江苏邳州:打造矛盾纠纷化解共同体 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