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推动产业“建链、补链、强链”,搭建政企服务桥梁,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城五福山路北段,街道规划建设了总占地300亩、总建筑规模22.5万平方米、设为三个区域的小微创业园区。创业园以电商物流、电子信息、新材料、轻工制造等小微企业为主要培养对象,配备有标准化厂房、研发中心、办公写字楼、职工餐厅,采用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精心打造科技、人才、创业就业聚集园区。
升级传统园区,创新激活发展动能。制鞋、玩具、电动车产业园在沂南传统产业园区,有基础、有规模。街道经过深入调研,首先从围绕推动制鞋传统产业品牌振兴入手,聘请了山东建筑大学设计团队对该项目进行设计规划,在原有园区基础上,打造高标准核心服务区,建设集研发中试、生产制造、质量检验、产品展销、网红直播、商业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制鞋园区,以“互联网+鞋业制造+创新服务”为核心,招引品牌制鞋企业入驻。项目转型升级后,增加厂房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个,实现沂南制鞋产业提档升级。
搭建服务平台,促进精细高效服务。在发展园区的同时,街道在强管理、抓服务、提质效上不断提升。注册沂南县界湖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融资10亿元统筹园区投资建设,提供坚强的建设保障;建立园区企业资质筛选,与银行共同打造小微企业金融平台;搭建产业合作平台,与龙头企业组建产业集群。在行政服务方面,街道还为中小企业在园区设立服务点,对行政审批、税收上报、人才引进等工作上实现一站式服务。(马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