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观察

“中南村模式”探索新思路

首届(海门)乡村振兴创新发展论坛举办

本报讯 记者付朝欢报道 如何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表示,“十四五”时期,从农业来看,最主要的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真正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实现农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从农民来看,最重要的事情是增收,继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把农民的收入切实提高上来。从农村来看,很重要的是推动乡村振兴的行动,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吴萨是在12月27日召开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届(海门)乡村振兴创新发展论坛”上如是表示。此次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市和江苏省南通市同步举办。位于南通市海门区的中南村,因率先实现村强、民富、生活美,走出一条村企共建引领村庄跨越式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顾伟忠作了“实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中南村模式’研究”主题报告。顾伟忠表示,中南村的跨越式发展和中南村模式的形成,离不开中南集团的崛起和中南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南村模式”探索了一种村企共建、赋能乡村振兴的可行之路,探索了乡村有效治理的新模式和村庄城镇化发展道路。

财经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范毅表示,中南村作为基本工业化的村庄,具备了乡村振兴的基本元素,有两点需要特别关注:一是在制度上进一步创新,对城市人才、资本等要素有更强的吸引力;二是把乡村文化和创业精神传承下去。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在新的一年,“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也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一方面,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一些地区由于自然灾害、疾病的出现,发生返贫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大力拓展农村新的工作领域,使农业生产质量逐步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生活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2021-12-30 首届(海门)乡村振兴创新发展论坛举办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6202.htm 1 “中南村模式”探索新思路 /enpproperty-->